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突破。
这一阶段是有声形动态的模拟,蕴含了虚拟现实思想的阶段。1929年,edward
link设计出用于训练飞行员的模拟器;1956年,rton
heilig开发出多通道仿真体验系统sensorama。
这一阶段是虚拟现实的萌芽阶段。1965年,计算机图形学的重要奠基人ivan
sutherland发表论文“ultimate
display”(终极的显示);1968年,ivan
sutherland研制成功了带跟踪器的头盔式立体显示器(hmd);1972年,nolan
bushell开发出第一个交互式电子游戏pong。
这一阶段是虚拟现实概念的产生和理论初步形成阶段。1977年,dan
sandin等研制出数据手套sayre
glove;1983年美国陆军和美国国防部高级项目研究计划局(darpa)实施sim计划,开创了分布交互仿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1984年,nasa
ames研究中心开发出用于火星探测的虚拟环境视觉显示器;1984年,vpl公司的jaron
lanier首次提出“虚拟现实”的概念;1987年,激m
humphries设计了双目全方位监视器(boom)的最早原型。
这一阶段是虚拟现实理论进一步的完善和应用阶段。1990年,提出vr技术包括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器交互技术和高分辨率显示技术;vpl公司开发出第一套传感手套“data
gloves”,第一套hmd(头盔显示器)“eye
phoncs”;1993年11月,宇航员通过vr系统的训练,成功的完成了从航天飞机的运输舱内取出新的望远镜面板的工作,而用vr技术设计的波音777飞机是虚拟制造的典型应用实例。21世纪以来,vr技术高速发展,软件开发系统不断完善,有代表性的如multigen
vega、open
scene
graph、virtools等。
2000年代初,虚拟现实开始步入商业化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兴起,虚拟现实技术逐渐进入大众视野。2005年,帕尔默·勒基(palmer
露ckey)开发出了一款名为ocu露s
rift的虚拟现实头盔原型,引起了广泛关注。2012年,ocu露s
vr成立,并开始推动虚拟现实的商业化发展。随后,其他公司也纷纷涉足虚拟现实领域,如htc的vive、sony的playstation
vr等。
虚拟现实技术在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和深化。除了游戏和娱乐领域,虚拟现实还被广泛运用于教育、医疗、建筑、旅游等各个行业。例如,在教育领域,虚拟现实可以提供真实的场景模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互动学习。在医疗领域,虚拟现实可以用于手术模拟、康复训练和心理治疗等方面。在建筑领域,虚拟现实可以帮助设计师和客户更直观地感受到建筑物的外观和空间。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用户体验和设备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新一代虚拟现实设备利用更高分辨率的视觉显示、更快捷的跟踪和追踪技术以及更自然的交互方式,使用户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体验虚拟环境。此外,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和边缘计算等技术的结合,将进一步推动虚拟现实的创新和应用领域的拓展。
以下是一些涉及虚拟现实概念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