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剔成大喜,罢免儒者郑缓,重用墨者惠盎、郑翟,又礼聘惠盎之弟惠施。
惠施三十一岁,贤名更著,仍然拒绝出仕。
郑缓当初让弟弟郑翟学墨,意在左右逢源,如今事到临头,难以接受罢黜,愤而自杀。
曹商去年转师裘氏学儒,今年宋桓侯黜儒,郑缓自杀,大受打击。
庄周二十岁,苏秦生于东周国都洛阳郊外,慎到生于赵国,兒说生于宋国,詹何生于楚国,田骈生于齐国。
庄周成丁,协助庄全经营荆园。
庄周问子綦:&ldo;宋桓侯亲政之初兼重儒墨,如今为何改为黜儒重墨?&rdo;
子綦说:&ldo;儒家保守,墨家进取。宋桓侯亲政之初,恪守《归藏》泰道,只想保国安民,不愿卷入诸侯混战,以守为主,所以兼用儒墨。如今宋桓侯信任戴剔成,戴剔成信奉《周易》否术,不断卷入诸侯混战,转守为攻,所以改为黜儒重墨。宋国未来,其祸非小。&rdo;
庄周问:&ldo;弟子尚有一事不明。夫子曾说,孔子死后,子夏携带《归藏》、《周易》至魏,为魏文侯师,所以魏文侯尚知崇尚《归藏》泰道,魏武侯才转而信奉《周易》否术,那么孔子、子夏是否并不完全否定《归藏》泰道?&rdo;
子綦说:&ldo;是的。周文王演《周易》,既把《归藏》首坤次乾,改成《周易》首乾次坤,又保留泰、否卦名,就是以否术为主,以泰道为辅,既知天尊地卑仅为天地表象,又知天柔地刚乃是天地本质。孔子推崇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也是以否术为主,以泰道为辅,既主张君尊臣卑,也主张君柔臣刚,只不过把君柔臣刚转述为君仁臣忠而已。孔子之徒所撰《礼记》,仍有泰道残迹。《礼记&iddot;乐记》所言:&lso;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rso;正是阐释泰道。天质为坤,坤气为阴,阴气下行,所以说&lso;天气下降&rso;。地质为乾,乾气为阳,阳气上行,所以说&lso;地气上齐&rso;。天之阴气下行,地之阳气上行,所以说&lso;阴阳相摩,天地相荡&rso;。泰道造化万物,所以说&lso;百化兴焉&rso;。&rdo;
庄周说:&ldo;《礼记》仅仅褒扬泰道,却不贬斥否术。《文子》不仅褒扬泰道,而且贬斥否术。《文子&iddot;上德》所言:&lso;天气下,地气上;阴阳交通,万物齐同;君子用事,小人消亡,天地之道也。&rso;乃是褒扬泰道。《文子&iddot;上德》所言:&lso;天气不下,地气不上;阴阳不通,万物不昌;小人得势,君子消亡,五谷不植,道德内藏。&rso;乃是贬斥否术。&rdo;
子綦笑了:&ldo;正是。《归藏》、《老子》、《文子》,都是褒扬泰道,贬斥否术。《周易》、《易传》、《礼记》,都是否术为主,泰道为辅。孔子死后,孔子之徒教化天下,于是天下君主大多否术为主,泰道为辅。魏文侯师从子夏,正是否术为主,泰道为辅。子夏死后,子夏之徒教化天下,于是天下君主大多抛弃泰道,专用否术。魏武侯师从子夏之徒,正是抛弃泰道,专用否术。&rdo;
庄周问:&ldo;子夏之徒,为何异于孔子之徒?&rdo;
子綦说:&ldo;儒门尽管未悟天道,但是孔子之徒多为君子儒,子夏之徒多为小人儒。孔子晚年,已经发现子夏有小人儒的倾向,所以告诫子夏:&lso;汝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rso;如今子夏之徒遍布天下,多为吴起、商鞅那样专用否术的小人儒,鲜有田子方、段干木那样崇尚泰道的君子儒。&rdo;
庄周问:&ldo;田子方、段干木如何崇尚泰道?&rdo;
子綦说:&ldo;我讲个故事,你就会明白。&rdo;‐‐
魏武侯魏击还是太子之时,乘车出行,遇见田子方,于是下车行礼。
田子方没有还礼。
魏击不悦:&ldo;究竟是富贵者可以骄人,还是贫贱者可以骄人?&rdo;
田子方说:&ldo;贫贱者可以骄人,富贵者不可以骄人。诸侯骄人,就会灭国。大夫骄人,就会亡家。至于贫贱者,其行不合于君,其言不用于君,可以移居楚国、越国,如同解脱上吊之绳,何必与富贵者一样以礼下人?&rdo;
魏击大怒而去。
庄周说:&ldo;如此看来,从伏羲到《归藏》,君、臣大都尊崇泰道,贬斥否术。从西周到东周,君、臣大都否术为主,泰道为辅。从春秋到战国,君、臣大都抛弃泰道,强化否术。君、臣为何如此同步?&rdo;
子綦说:&ldo;因为君、臣互动,互相推助,因果循环。君主即位以前,必须从师学道,学习显学,这是臣子影响君主。君主即位以后,必定以显学治理国家,这是君主影响臣子。西周以降,天下显学渐变,君、臣也随之渐变,于是互相推助,因果循环。战国以来,儒墨成为两大显学,虽然主张相反,但都抛弃泰道,强化否术。天下诸侯尊奉儒墨,于是泰道日隐,否术日显。&rdo;
二一 秦迁咸阳韩姬弑夫,孟轲休妻庄周娶妇前349年,岁在壬申。庄周二十一岁。宋桓侯三十二年。
周显王二十年。秦孝公十三年。楚宣王二十一年。魏惠王二十一年(晋悼公二十年,弑)。韩昭侯十四年。赵肃侯元年。齐威王九年。燕文公十三年。鲁康公六年。卫成侯二十三年。越王无颛十二年。中山成公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