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威王觉得有理,于是不杀董庆。
秦军未能攻克雕阴。
赵军未能攻克黄邑。
赵肃侯担心魏惠王报复,在赵、魏边界修筑防魏长城。
魏惠王召见群臣:&ldo;寡人采用相国之策,三次朝齐,果然把魏、齐相攻,转化为楚、齐相攻。楚威王伐齐大胜,寡人终于出了一口恶气!&rdo;
公孙衍说:&ldo;楚威王伐齐大胜,并非大王伐齐大胜。大王只有与楚结盟,共同伐齐,才能报仇雪耻!&rdo;
惠施说:&ldo;大王已与天下诸侯偃兵,不应卷入齐、楚争霸。&rdo;
魏惠王说:&ldo;相国之策甚好,将军过于好战。&rdo;
公孙衍说:&ldo;相国之策,也有失误。三次朝齐,与齐偃兵,固然达到目的,导致楚军伐齐。但是向赵示好,与秦联姻,并未达到目的,今年赵肃侯、秦惠君仍然伐魏。大王如果与楚结盟,不仅可以伐齐报仇,而且可以伐秦、伐赵,重振强魏雄风!&rdo;
魏惠王有心无力,不听其言。
公孙衍四十三岁,二十二年前已是魏将,八年前庞涓死后升为大将,渴望领兵打仗,建功立业,失望于魏惠王听信惠施而偃兵,认为商鞅死后秦国无人,于是离魏入秦。
秦惠君二十四岁,苦恼于樛斿相秦四年,无所作为。于是罢免樛斿,改命公孙衍为相。
魏人张仪四十八岁,求仕母邦失败,于是离魏至楚,投入楚相昭阳门下,因其口才无双,受到重用。
其他门客嫉恨张仪,偷窃了昭阳珍爱的一块玉璧,栽赃张仪。
昭阳大怒张仪,鞭笞数百。
张仪遍体鳞伤,逃回魏国。
妻子抱怨:&ldo;你若听我之劝,安心种地,不要学儒求仕,怎会受此侮辱?&rdo;
张仪张开嘴巴:&ldo;看看我的舌头,是否还在?&rdo;
妻子说:&ldo;还在。&rdo;
张仪笑了:&ldo;这就够了!不出几年,我必轻取卿相,一雪奇耻。&rdo;
宋君偃推行仁政,鼓励忠孝,得到宋民称颂,尝到甜头,又大力表彰节妇。
商丘南门,有个士人鲍苏,婚后游仕卫国。
鲍妻在宋,恭敬事奉公婆。
鲍苏在卫,另娶卫女为妻。
鲍妻之母问女儿:&ldo;夫婿已有新欢,你为何不回娘家?&rdo;
鲍妻说:&ldo;周礼规定:天子之妻十二人,诸侯之妻九人,卿大夫之妻三人,士人之妻二人。夫婿身为士人,有妻二人,合于礼仪。妇人以专一为贞节,以顺从为美德,怎能有嫉妒之心?妇人有七条理由可以被休,没有一条理由可以离去。七去之条,嫉妒为首,其后才是淫僻、盗窃、长舌、骄侮、无子、恶病。母亲为何不教女儿三从四德,反教女儿离开丈夫?&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