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庆为孟尝君使秦,晋见秦昭王:&ldo;孟尝君命我为使,要求大王保证以函谷关为界,秦军不再东进。大王释放楚怀王,楚怀王割让下东国给齐,联军立刻退兵!&rdo;
赵武灵王趁着三国伐秦,第七次亲征中山,已经攻取了扶柳(河北冀县)。得知孟尝君与秦议和,急召群臣商议:&ldo;孟尝君伐秦大胜,不再攻入函谷关,正在与秦议和。议和一旦成功,齐、魏必将腾出手来,阻止寡人伐灭中山。寡人打算阻止议和,可有二策:一是继续假装亲秦,促使秦昭王拒绝议和。二是加入合纵伐秦,促使孟尝君放弃议和。何策更佳?&rdo;
富丁说:&ldo;暴秦无信无义,不能姑息养奸。大王应该加入伐秦!&rdo;
楼缓说:&ldo;秦国仅失河东侵地,未失河西本土,元气未伤,仍然强大,所以孟尝君不敢攻入函谷关。大王此时加入伐秦,即使能够破秦,也将损失惨重,伐灭中山又将遥遥无期。唯有继续假装亲秦,让秦昭王以为能得赵援,拒绝议和。双方苦战函谷关,大王就能伐灭中山。&rdo;
司马浅说:&ldo;楼缓之言不妥,富丁之言可取!孟尝君不知大王是假装亲秦,破秦以后必将策动合纵伐赵。&rdo;
赵武灵王问:&ldo;寡人如果加入伐秦,何时能灭中山?&rdo;
司马浅说:&ldo;大王仅须分出少量赵军加入伐秦,即可阻止议和。双方苦战函谷关,赵军主力就能伐灭中山。伐灭中山以后,赵军主力再移师伐秦,必能击破暴秦。&rdo;
楼缓又说:&ldo;加入伐秦必须分兵,难以速灭中山。假装亲秦无须分兵,就能速灭中山。大王假装亲秦,不必担忧孟尝君识破,但要避免秦昭王识破。去年大王协防魏韩、禅位太子、冒名使秦,秦昭王必定有所警觉。大王只有既结秦,又连宋,才能打消秦昭王疑心。因为中原诸侯时而合纵,时而连横,摇摆不定。唯有宋康王一向亲秦,从未加入合纵。&rdo;
赵武灵王听从楼缓之言,命令楼缓使秦,仇赫使宋,实施结秦连宋之策。
赵、宋相邻,仇赫先到商丘,晋见宋康王:&ldo;三国联军叩关,秦国告急!赵武灵王拥立秦昭王,与秦结盟已有九年。大王与秦结盟最久,所以赵武灵王决定结秦连宋,与大王共同出兵,袭击三国联军后路,牵制孟尝君伐秦。&rdo;
宋康王问策群臣。
田不礼说:&ldo;秦国已被孟尝君打回原形,此时与赵结盟,袭击三国联军后路,不利宋国。&rdo;
曹商说:&ldo;二十年前大王命我使秦,与秦惠王结盟。此后秦军战无不胜,诸侯尽管畏秦,仍然无视大王。九年前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为了孤立中山,又派赵固使秦,仇赫使韩,王贲使楚,富丁使魏,赵爵使齐,仍然无视大王。近年孟尝君发动合纵伐楚、合纵伐秦,仍与公孙衍一样无视大王。如今赵国之强,仅次于秦,赵武灵王主动求盟,大王不应拒绝。大王与秦、赵两强结盟,必将击败三国联军,天下诸侯再也不敢无视大王。&rdo;
宋康王听从曹商之言,罢免田不礼,改命仇赫为相。
田不礼罢相,降任右师,深恨仇赫、曹商,更恨宋康王、赵武灵王。
赵、秦相远,楼缓后到咸阳,晋见秦昭王:&ldo;赵武灵王去年被孟尝君蛊惑,隐名使秦,观察大王为人,敬佩大王是古今罕有的贤君,因此决意结秦连宋。命令仇赫使宋,与宋结盟。宋康王欣然从命,已命仇赫为相。赵、宋相约,联合袭击三国联军后路,帮助大王击败孟尝君!&rdo;
秦昭王被孟尝君打回原形,怒杀宠姬,正在考虑忍辱议和。意外得到赵、宋强援,于是拒绝议和,再次罢免魏冉,改命楼缓为相。
秦、赵、宋连横,齐、魏、韩合纵,天下形成均势。
庄子七十二岁,孟尝君合纵伐秦大胜,赵、宋结盟。
蔺且问:&ldo;当年秦强宋弱,所以宋康王主动与秦结盟。如今赵强宋弱,赵武灵王为何主动与宋结盟?&rdo;
庄子说:&ldo;赵武灵王行事,常常出人意表。拥立燕昭王、秦昭王,胡服骑射,禅位幼主,冒名使秦,全都具有长远谋略,此举恐怕也不例外。诸侯时而合纵,时而连横,时而亲秦,时而叛秦,都是相互利用。比如孟尝君合纵伐楚,允许秦国加入,只是利用秦国,并非亲秦。孟尝君入秦为相,仅是假装亲秦,所以返齐以后,立刻发动合纵伐秦。如今赵武灵王结秦连宋,连宋仅是手段,结秦才是目的。不过结秦可能也是假相,意在避免齐、魏腾出手来,阻止赵国伐灭中山。秦昭王能够识破孟尝君并非真心亲秦,也能识破赵武灵王并非真心亲秦,所以任命楼缓为相,可能也是将计就计,假装相信赵武灵王是真心亲秦,可以促使孟尝君担心赵、宋袭击三国联军后路,不敢冒险攻入函谷关。庙堂人道就是如此,永远没有真德,只有利益,永远没有诚信,只有尔虞我诈。&rdo;
七三 纵横待赵齐湣听竽,魏牟隐楚东郭问道前297年,岁在甲子。庄周七十三岁。宋康王四十一年。
周赧王十八年。秦昭王十年。楚顷襄王二年。魏襄王二十二年。韩襄王十五年。赵惠文王二年。齐湣王四年。燕昭王十五年。鲁湣公六年。卫嗣君十八年。中山后王四年。
孟尝君发动齐、魏、韩三国合纵伐秦,进入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