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世家大族中或许可以用年轻人资历浅,在家族内部地位相对低来解释。”
“可那些落魄的世家呢?”
“这里面难道就只有年轻的世家子弟,没有年长的世家子弟?”
赵云又思考了一会儿,道:“云逸先生,这个赵云就不知道了。”
许霄道:“其实这个原因很简单。”
“因为年纪大了,经历地多了,拥有的东西多了,胆气也就小了。”
“人往往只有在年轻的时候会冲动,会不顾一切,许多人说那是幼稚,是不成熟。”
“可在我看来,正是这种幼稚和不成熟才是人最为宝贵的财富。”
“而像贾诩这般上了年纪,有了自己的家庭,他顾忌到的事情就越多。”
“冀州几乎人人都知道,我对贾诩的看重,我让他在兖州只是权宜之计,总有一天他会回去的。”
“贾诩是个聪明人,这个他不会不知道,既然他很快就会回去,那么他又为何会要在兖州浪费那么多的心血呢?”
“他没有时间来解决兖州的问题,当他走后,他的继任者大概率也不会理会这些棘手的问题,他何必多此一举。”
“而且他向来不主张我与世家太过激烈的对抗,自然是不想将这件事告诉我的。”
说到这里,许霄略微停了停,心中对贾诩的赞许也更多了几分。
一个真正的聪明人不只是能猜出什么,看出什么,还要看出这件事能不能说,要什么时候说。
兖州的问题早在兴建私塾的时候就已经暴露了出来。
可是当时世家其实已经退了一步,默认了兴建私塾的事情。
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先把私塾建好,让百姓的孩子们去读书,而不是激化矛盾,将建私塾时遇到的问题转交上去。
那么核心事情就从兴建私塾,变成了解决兴建私塾时产生的问题。
那么在问题解决之前,私塾是建还是不建,又要怎么建?
这都是问题。
如果贾诩瞒报,许霄就可以假装不知道,任凭事情发展,私塾却也建了起来。
可是如果贾诩真的上报了。
这么大的事情,许霄不得不处理,这可就令人头痛了。
贾诩不愿惹麻烦是真,可是这些他从未提起的事情也是真。
从这方面来讲,贾诩其实是在按照他许霄的意思在做事。
也只有这样,当许霄戳破贾诩瞒报的时候,贾诩才会没有多少的担忧之色。
因为他早就知道,许霄不会对他怎么样。
赵云却是没有想通这些,接着问道:“他不想那是他个人的想法,却不是云逸先生的想法。”
“他怎么用自己的来代替云逸先生您的想法?”
许霄并没有过多多解释什么。
如赵云这些心性耿直,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的人是不会理解他与贾诩之间的默契的。
他只是接着道:“这就是我所说的年纪带来的差异了。”
“如今贾诩已经年过花甲,如今身体虽然还算硬朗,但谁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有意外。”
“年纪总是不饶人的。”
“有他贾诩在一天,我便会护着他贾家一天,这个时候他得罪了那些世家、权贵自然无所谓。”
“可是若是他不在了呢?”
“若是那些世家、权贵又对他贾家出手,又该如何?”
“在官场上是利益争斗,也是人情世故。”
“子龙,你正是壮年,心中想的自然不会有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