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更重要,可是防御的难度也更大。
从地理位置上讲,武清离天津主城区更近,也更容易受到威胁。事实上,在美日联军攻打天津主城区的时候,就一直盯着武清,还数次派遣日军的二线师团前去试探,结果被第十六集团军逮住机会狠狠教训了几下,搞得从十二月初开始,日军就不敢靠近武清,甚至在安排巡逻任务的时候,没有哪支日军部队愿意去武清那边。
当然,这不能说明什么。
美日联军到这个时候还没有攻打武清,不是不想打,而是没有足够的兵力。帕特里奇也知道第十六集团军部署在武清,并且得到了两个新编集团军的支持,所以在他看来,打下武清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必然会对攻打天津主城区的作战行动产生影响。正是如此,一个多月下来,美军一直没在武清方向上展开行动,甚至没有发起试探性攻击。直到e集团军攻占了北辰区,美军才在武清南面用兵,控制了北运河东岸的几条公路线。即便如此,美军也只是在扩大防御范围,掩护南下攻打天津主城区的e集团军。
当然,这也并不表明美军仍然不想攻打武清。
在攻打北京的作战行动提上日程安排之后,攻打武清就成为了美军绕不过的一道坎。事实上,在规划战略进攻的时候,帕特里奇就将武清放在了很高的位置上。虽然当时帕特里奇想得更加理想一些,即在打下天津之后,再进军北京,因此天津将成为美日联军攻打北京的大本营,而武清就是进军北京的跳板。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即便美日联军还没有完全攻占天津的主城区,帕特里奇也得在武清大做文章,将这里当成进攻北京的跳板。说白了,在天津这边,就没有比武清更好的跳板了。
反过来看,对第十六集团军来说,这也就意味着守住武清更加艰难。
关键一样,四通八达的道路,让防守武清成为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与蓟县相比,要想守住武清的话,第十六集团军就得在三个方向上布防,而且得重点照顾东面与南面。更要命的是,武清离天津主城区太近了,在第二十六集团军被迫退出北辰区之后,就与第十六集团军失去了联系。如此一来,第十六集团军在武清南面的防线上,几乎没有转圜余地。即便在武清东面,第十六集团军的防御空间也不是很充分,最宽处还不到二十公里,而最窄处只有几公里。
在如此狭窄的空间内,根本不可能构筑起足够坚固的防御阵地。
正是如此,在部署防御的时候,第十六集团军除了沿着主要公路线布防之外,将主要防线放到了武清北面与西面,即通过向后拓展的方式来扩大防御空间。为了增强部队在前线的抵抗能力,第十六集团军对第二十六集团军构筑的防御阵地做了改造,主要就是通过地下坑道将前后阵地联系起来。这样一来,就算丢掉了主阵地,第十六集团军也不会失去对主阵地的控制权。
对于这一情况,帕特里奇也非常清楚。
当初,罗耀武让第十六集团军转驻武清的时候,帕特里奇就知道,东北军肯定会在武清投入重兵,并且通过向后延伸的方式来扩大防御纵深。
了解,不等于找到了应对方法。
攻打武清,绝对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
暂且不说第十六集团军的战斗力如何,仅仅是东北军在这里构筑的防御阵地,就能让任何一名美军前线指挥官感到头痛。
要知道,在此之前,先后有三支主力集团军与十多支新编集团军进驻武清。
所有在武清驻扎的部队都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扩展防御阵地,并且根据自身的理解加强防御部署。比如在第二十六集团军驻扎在武清的时候,就把重点放在了反坦克火力点上,用很大的力气建起了数千个直射火力点,还为机动部队设置了通道。等到第十六集团军接手武清防御的时候,把重点放在了地下坑道上。
这种反复加强的方式,足以让武清变成一座难以攻破的堡垒。
对美军来说,这绝对是噩梦。
要知道,最大的影响还不是防御阵地有多坚固,毕竟再坚固的防御阵地,也有被攻破的时候。当时,美军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不清楚武清的防御部署情况。在第十六集团军进驻武清之前,美军就没有办法搞清楚防御部署。等到第十六集团军在武清大动土木,美军就更加不可能搞清楚这里有多少火力点、多少防御工事、多少地下坑道了。
要是连敌人的防御部署都搞不清楚,还怎么发起进攻?
部署进攻的时候,帕特里奇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攻打武清的作战部署上。
当时,需要帕特里奇首先解决的就是如何部署作战部队。
按道理说,帕特里奇肯定得在武清这边投入一支战斗力强大的集团军,用一支战斗力稍微差一点的集团军去攻打蓟县。问题是,如果把a集团军放在武清,就只能让c集团军或者d集团军去攻打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