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不料事情远远没有完。
过了两日,十一月初五这天,都察院下属御史程百思上书弹劾端王。奏折里写道,端王身为先帝亲封的藩王,以顾命名义留京。如今陛下业已亲政,辅佐大臣人才济济,端王私留京城,拒不就藩,未知其所图也。请端王即刻就藩。
这句&lso;未知其所图也&rso;,实在太重,放在谁的头上也当不起。
重阳在文渊阁里看了奏折,留中不发。
次日,都察院左都御史温泽上奏折,请端王就藩。重阳又留中不发。当天却下旨封赏了程百思和温泽。
礼部尚书穆其中思量了一夜,次日上奏折,请端王就藩。
次日,太师沈棠上奏折,请端王就藩。
吏科都给事中陈九道上奏折,请端王就藩。
大理寺卿穆雁归上奏折,请端王就藩。
朝中诸位大臣嗅到了风向,纷纷附议。
端王气得咬牙,只恨当年没有直接杀了程百思这大头。
偏偏便在这时,京城的大街小巷,又流传起一首民谣来。
&ldo;天皇皇,地皇皇。
留此王,百姓慌。
往西去,不着忙。&rdo;
民谣简单上口,很快就传遍了街坊。路边踢毽子的娃娃们也能随口哼出来两句。
民谣出现的时机如此的巧,已经不能用巧合来形容了。
随着朝上风向的转变,殷季感觉到了其中的危机。
他立刻召了华永廷等几位幕僚和藩王三卫指挥使,在王府书房通宵秘密商议。
四周通明的烛光里,各人的眼睛因为熬夜变得通红。
&rdo;诸位,千日准备,成败在此一举。&rdo;华永廷坐在轮椅上,环顾左右,缓缓道,&ldo;若殿下此去河南就藩,我等半生努力,毁于一旦。前往关外的信使已经启程,在得到回信之前,殿下务必撑住朝野的压力。&rdo;
王府新任三位护卫司指挥使孙继言,是殷季的侧妃孙氏之弟,对这位姐夫死心踏地。自从上次韩铮夜入王府,杀了两位护卫司指挥使,端王便提拔了他上来。
孙继言道,&ldo;殿下放心,若是朝上有谁对殿下不敬,属下做些准备,假借江湖大盗的名义,暗中杀了就是。&rdo;
殷季摇头,&ldo;若是留下痕迹,反而夹缠不清。左右不超过一个月,关外就会有消息传来。本王撑得住。&ldo;
在座的另一名幕僚有些担心,&rdo;鞑靼自年前一战,元气大伤。就算寻到了他们的新王,只怕他们带着残兵在大漠里苟延残喘,不敢进关。&ldo;
华永廷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rdo;谁说北上的信使去寻鞑靼了?&l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