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昭三年,即公元前34年,丞相韦玄成病逝。
御史大夫匡衡,升迁继任丞相之位。繁延寿任御史大夫。
匡衡,东海郡承县人,今山东省枣庄市人。
小时候你肯定读过“凿壁偷光”的故事。
没错,故事主人公就是这位丞相匡衡。
匡衡家里穷,买不起煤油灯,晚上又想学习《诗经》,怎么办呢?
他发现隔壁邻家有灯光,于是在墙上挖了一个洞,让灯光射到他这屋里,
聪明的匡衡,借助邻家的灯光读书,这个故事就叫“凿壁偷光”。
匡衡最早是大将军、大司马,首辅史高的人。
由于匡衡儒家知识相当丰富,随后被同样热衷儒家思想的汉元帝所重用。
提拔他做了博士、给事中。
匡衡不负汉元帝的信任,接连干了两件让汉元帝佩服不已的事。
第一件事,提醒汉元帝不要动不动就大赦天下。
汉元帝当政时,天下不是发大水,就是闹地震,要不就是日食月食,反正灾难不断,
汉元帝听信大仙的话,只要天象异变,他就大赦天下。
匡衡直接谏阻道:“陛下,总是大赦天下会严重破坏法律的威严,
犯了罪,陛下一句话就免了罪,这让罪犯没有悔改之心,反而萌生侥幸。”
汉元帝想想也是这么个理,欣然接受建议,从此减少了大赦天下的次数。
第二件事,匡衡提醒汉元帝,不要偏爱傅婕妤和定陶王刘康。
一段时间里,汉元帝刘奭想废长立幼。
他嫌弃太子刘骜越来越沉湎于玩乐。
而次子定陶王刘康多才多艺,行为端正。
这还不是关键,在建昭四年,汉元帝的幼弟,中山王刘竟去世时,
作为侄子的太子刘骜没有表现出悲伤的表情。
这让汉元帝很不满意,认为刘骜不配为人主。
种种事件的叠加,汉元帝刘奭一直想废长立幼,匡衡看在眼中急在心上。
觐见皇上:“陛下,太子刘骜是嫡长子,千万不能走先皇汉武帝的老路,废太子,废皇后,前车之鉴啊!”
就在匡衡极力劝说的同时,史丹也觐见皇上,劝说元帝不要废太子。
史丹是史高的儿子,属于太子刘据史良娣的外戚,史丹曾受元帝之命保护卫太子一家。
在匡衡和史丹共同劝说下,元帝最终放弃了废长立幼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