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提到了看电影,我在小村生活那些年小村也是有电影看的,电影让小村人们有了娱乐,也有了一个了解外面世界的途径;电影不仅仅是一个给小村人们带来娱乐的媒体,也还是一个小村人们了解外面世界的渠道;与我们现在(2o21年)比起来,这个渠道自然就很落后了,不过我在小村生活那些年这个渠道还是有着它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的。公社里面有一个电影放映队,轮流去往公社每一个生产大队放映电影。
大队没有能够容纳很多人的专用房子来放映电影,电影放映队来了之后也就只能够在露天地儿来放映电影了;小村那时候不说放映电影,小村人就只说演电影。一个实际存在的事情就是真的有的时候就在屋子里面放映电影,不过观众就很少,多数都是事先预定了放映电影,到了实际放映的时候大雨连绵,没有办法放映了;在一些人的要求下,在大队屋子里面放映,自然看电影的人就少了又少了,这个可能也算是那时候的特权吧。
我在小村生活那些年,早期小村是没有什么娱乐的,这电影放映队一来,几乎就万民空巷了,虽然有的家里面也还是有人看家;小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集中到一起来,就需要一个很大的地方;我在小村生活那些年小村大队还是有一个大的院子的,能够容纳小村人们看电影;再有一个地方就是小村的学校,是小学校;学校的操场容纳所有小村人们看电影还是富裕的。
小学校院子很大,还有自己的一块儿(土)地能够种一些小菜,比如可以种一些土豆,或者胡萝卜什么的。小村小学校院子周围有一圈壕沟围绕着,阻挡着马牛羊猪狗鸡鸭鹅等等进入小学小院子里面去,每一年小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对这个围绕着小学校的壕沟进行加固。那些年的小学生都会拿起铁锹去挖壕沟,家里面父母兄弟姐妹也没有谁去帮助干活儿,更没有谁去替代他们干活儿。
我回到小县城那年特意去了小学校,现在(2o22年)县城小学校的院子也没有我在小村生活那些年我们小村小学校的院子那么大。
小村学校当年的房子、当年的院子如今都不见了,学校也换了一个地方了;还记得小村当年小学校的位置,人不在小村,地图上看看,那时候有六十五多米宽,一百一十多米长,这个面积里面有十亩地大小。地图上面原来小学校的位置上面,建起了一些房子来,有了新的住户了。
我们回来接着说电影。电影的观众也不仅仅就是小村自己人,那时候还有一些外村人也会来看电影;一个村子放映电影,它附近的村子也会来人,路上也就有三两成群的年轻人来小村里面;这里面还有很多小孩子跟着,这也是那时候的一个风景;一些好看的电影往往吸引着孩子们跟着电影放映队,从上一个村子跟到这个村子,再跟到下一个村子,就为的是看他们喜欢看的电影,记得《大闹天宫》那时候就很吸引孩子们跟着去外村看;也好像那个时候还是一种用画笔画的影片吧,没有真人扮演的那一种,我们今天可能喜欢说动画片,虽然那不是一样的东西。
皮影戏是那个时期能够见到的一种艺术,拍摄成电影,拿到小村子里面来放映,这个也是有的。《大闹天宫》却不是皮影戏。
皮影戏,以前也称为“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
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剧人物,一边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天水等地农村,这种拙朴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幕布,观看一种平面人偶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人偶以及场面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
我在小村生活那些年也还是能够看到这种皮影戏的,小村人们叫它“驴皮影”;等我长大到十几岁的时候,就没有在小村见到这种艺术形式了。
没有考证过当年的《大闹天宫》是不是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制作的,也没有考证过是不是通过其他的类似的方式制作的,仅仅是在述及于此的时候想起了这种艺术形式,也就在这里面提了一下。
我们接着说看电影。
说到电影我们还是有一些发言权的。比如最初的时候仅仅在省里面有电影放映队,隶属于省文化厅电影科(多年前的组织结构),那时候都是这个放映队下来县里面放映电影;后来放映队归属于县里面了,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县里面建立了放映队,去各个生产大队循环放映电影;再后来在我几岁的时候吧,县里面的放映队下放给当时的人民公社,各个公社才有了放映队,我们说的这个(到农村)放映电影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前前后后。
看电影也不能就一直站着什么都不做,尤其就是小村的孩子们,就这样站着也不太安稳;大抵孩子们在出门准备看电影之前也是真的做了准备的,比如孩子们会从家里抓一挎兜或者一裤兜儿瓜子儿揣起来,路上或者到看电影的时候拿出来吃,一边品评着电影的内容。
那时候挎兜与裤兜的区别也就在于挎兜是衣服上面的,裤兜就是实实在在的裤子上面的,揣毛嗑吗,是要隐蔽一点儿的,裤兜就比挎兜更可靠,尽管裤兜鼓起来也会很明显的,孩子们还是认为裤兜比挎兜更安全一些。
一个值得注意的事情就是,孩子们抓来的瓜子儿,往往都是生的,并没有炒熟了,最多就是偷偷地放在炕席底下热炕上面炕一下,也就算是熟了,虽然这个就是半生不熟的,介于生的与熟的之间。不过还真的就不一样,炕过的瓜子儿口味与生的还就真的不一样了,当然与熟的味道也不一样。
赶上家里面炒瓜子儿自然是最好的事情,要是赶不上,孩子们怕也没有胆量炒一锅儿瓜子儿专门带着去看电影,这个是可遇而不求的事情,孩子们也是知道的,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把下屋(小村指代仓房)里面的瓜子儿抓出来一些放在炕头儿炕席底下炕一下,炕得半生不熟的,还有一点儿香味,总好于生吃;这样的行为大人们也是看得见的,多数情况下也是默许了的,就不再追究孩子们;孩子们小归小,他们是家庭的成员,不是贼,不能像防贼那样的防备孩子们;还有父母还是疼爱自己的孩子的,别说人,就连麻雀也知道护着她们的孩子,甚至会拼了自己的性命。孩子们也还算懂事儿,大多会带走一大部分,留下一少部分给家里面的兄弟姐妹们或者爸爸妈妈。
这个炕,我们都知道的就是指我们小村一个时期的一个建筑部分,也就是小村人睡觉的地方,后来被床所替代的那个;可是同样是这个炕字,有的时候也还是一个动作,比如我们说的炕瓜子儿,就是把瓜子儿放在热炕上面(烘)干(gan1)一下;同样的(烘)干(gan1)一下,也还用于其他的物品,比如我在小村生活那些年的冬天,人们的鞋子很多都会湿,晚上也能放在炕席下面炕一下,当然是放在炕头了,炕稍儿怕是就不能了,这个是真的。小村那时候还没有甩干的洗衣机,甩干机也没有,洗完的衣服,拧干了,就放在炕上面,一边炕一下,一边晒一下,干的也快一些。
电影放映队有一挂驴车,这个驴车比起小村的四马大车来说就小一些,车轱辘也不是大胶皮轱辘那么大,大小也就是比着二马车子的样子,驴车用来拉他们的设备,也是他们的交通工具;也有的时候有的大队也会派车去把他们连人带设备一起拉(接)过来。放映队有几个箱子,外加上他们的发电机,还有就是两根光滑的松木(电影)杆子。
露天电影放映就在小村大队院子里面。电影放映队到(来)了,天还没黑,院子里面就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了,大人们三五成群聊着各自的话题,孩子们围绕着大人们打闹着,嬉戏着,彼此招呼一声,一群一会儿东一会儿西的,飘来飘去;间或有些时候就会有一个声音传过来:快走吧,电影改在小学操场演(放映)了。于是一群忽东忽西的孩子一阵风儿的就飘过去了,剩下的大人们也就三五成群的跟着孩子们转移了,一边还三两成群的唠着嗑,好像就不是去看电影,唠嗑才是主要的事情一样。
露天电影就在院子里面放映,看电影需要占一个好位子,你在两侧面看电影看着有些变形,就影响了观看效果,中间的位置就是人们都在抢的位置;有人已经站在那里了,你也不好硬是把人家挤跑了,只好退而求其次,也是这个退而求其次,就形成了围绕着中心向边缘扩散开去的情景;慢慢的人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靠向边缘了,实在在边缘看着费劲的人们,也就只好站到电影银幕的另外一面去;看到的人物、景物同正面相比起来,左右是相反的;银幕是可以透过去的,不是不透光的银幕,后期的银幕你站在银幕后面就看不到影像了;相反归相反,一旦电影情节上面入了迷,也就暂时忘了是不是正常的方向了,这个也是有的事情。
露天电影没有座位,看电影的人们就只能够站着,就是这样,人们也还是都会来;一些离得比较近的人就拿了自己家里面的凳子过来,于是就有了一个独特的风景:同样是看(同一场)电影,有的人坐着,而另一些人就站着(看)。
距离小学校、大队院子比较远的人家,也是可以带着自己的凳子来的,不过几百上千米的拿着大木头凳子,还是有些沉的。也还有一道风景就是电影散场了,住在附近的孩子们就手里拿着几个凳子回家去,也还是有的,多出来的凳子是他们给他们的亲戚、朋友们拿来坐着的。
凳子沉也罢,轻也罢,人们是这里的观众,也不需要做什么,电影放映员还是要干活儿的。
夏天,天儿很长,人们要去看电影,就早早的吃了饭,家里面主妇一般的就会留在家里面看(着)家,就不去看电影;孩子们是一定要去的,一些孩子还会搬走了家里面的凳子,也就听说过电影散了场,有的孩子忘了把凳子带回去。
大队里面负责了电影放映员的伙食,这些放映员还是有出来工作的饭菜补助的,他们可以把这个补助用来与大队里面进行交换,来换取在这里面吃饭的“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