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朱元璋的生世,本篇不作详细介绍,可以看一看朱元璋写的自传。中国封建皇帝写自传的恐怕只有朱元璋一人,《朱氏世德碑记》就是朱元璋所写的自传,通篇自传详尽地讲述了家庭背景和自己成长的历程。如:&ldo;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家巷在通德乡。&rdo;讲述了自己的故乡、原籍。&ldo;元初籍淘金户,金非土产、市于他处,先祖初一公因于役,遂弃田庐携二子迁泗州盱眙县&rdo;。讲述了家庭背景和先祖因何迁来盱眙县的原因。&ldo;世墓在朱巷,惟祖葬泗州,先考钟离此我朱氏之源流也。&rdo;讲述了先祖及其父母的陵址,后又讲述了自己怎样出家做和尚,怎样掠入行伍、封王、称帝的经过。碑记结尾意味深长地告诉世人:我从一个放牛娃、小和尚做到一国之君乃&ldo;先祖父积功累善、天之报施、茂于厥后&rdo;;并告诫自己的子孙要体谅祖宗心愿,要以&ldo;仁&rdo;治天下,朱氏江山才能永久的坐下去。如果想要进一步详细了解朱元璋其人,建议大家可以参看历史学家、北京市原副市长吴晗先生撰写的《朱元璋传》,里面详述了朱元璋如何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一个开国皇帝的历史经历。
朱元璋原名重八,后改为兴宗。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后改名为朱德裕,再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朱元璋幼时曾放过牛。16岁时,至正四年(1344年)淮北大旱,朱元璋的父、母、兄先后去世,不得已而入皇觉寺当行童。入寺不到二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元璋只得离乡为游方僧,饱尝世间冷暖人情。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红巾军农民起义爆发。次年三月初一,朱元璋投郭子兴部下,郭子兴见元璋状貌奇伟,异于常人,遂留置为亲信兵,屡次率兵出征,有攻必克。郭子兴大喜,署为镇抚,复将养女马氏给与朱元璋为妻,后为高皇后。至正十五年三月(1355年),郭子兴病逝,其子郭天叙代领其众,时韩林儿出诏封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朱元璋慨然曰:&ldo;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rdo;遂不受。但念林儿势盛力强,可利用以成帝业,乃用其年号以令军中。九月,郭天叙、张天佑二人皆战死,于是郭子兴部将尽归朱元璋。朱元璋率军断缆渡江,取采石(今安徽马鞍山)、下太平(今安徽当涂)。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率红巾军攻下集庆路(南京),改称应天府。此后,朱元璋以应天为根据地,相继攻取常州、江阴、常熟、徽州(今安徽歙县)、扬州等地;并接受徽州老儒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采取稳健的进攻措施,并得到大富商沈万三资助,击败了徐寿辉、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势力。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受小明王韩林儿封为吴国公。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正月,36岁的朱元璋自立称为吴王,建百司官属,所用封拜除授及有司文牒,称云皇帝(小明王)圣旨,吴王(朱元璋)令旨。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八月,朱元璋改筑应天府城,作新宫于钟山之阳。次年,建成皇宫三大殿及太庙、社稷坛。十二月,刘基密禀朱元璋命廖永忠,以迎林儿南来为名,行至瓜步覆林儿舟,沉于水,遂遭溺毙,农民军政权灭亡。
八、十代故都之大明帝国8
韩林儿死后,朱元璋成为最高领袖。于是朱元璋改明年为吴元年(1367年)。此后,他在南征浙东方国珍、福建陈友定的同时,派出大军北伐中原,发布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提出:&ldo;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rdo;的纲领,对北方人民反抗民族压迫颇具号召力。
在南征北伐的顺利进军中,元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初四(1368年1月23日,明洪武元年),40岁的朱元璋在南京即皇帝位,国号&ldo;明&rdo;,年号&ldo;洪武&rdo;,是为明太祖。八月以应天府为&ldo;南京&rdo;,开封为&ldo;北京&rdo;。南京的名称就此载入史册。同年闰7月,徐达率领的北伐军攻克大都(今北京),元顺帝携后妃、太子仓皇出逃上都(今内蒙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政府所在地),统治中国98年的元朝覆亡。此后,统一战役仍在继续,同年,汤和率领的南征军灭方国珍、陈友定,福建、两广尽入版图。洪武四年(1371年),四川平定。十四年平云南。至二十年,山西、陕西以及东北平定。洪武十四年(1381年)征服云南,至此,中国在长达三百多年的混乱时期后实现全国真正的大统一。
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修筑南京城垣,至洪武十九年(1386年)完成。朱元璋在削平群雄,统一南北的同时,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着手稳固新建王朝的统治,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和发展。在中央废中书省和丞相,政归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与大理寺、刑部合称三法司。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又设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合称都、布、按三司,各自直属中央。又创立了卫所制。为削弱将领的军权,于洪武十三年设五军都督府。朱元璋实行安养生息的经济政策,采取奖励垦荒,实行民屯、军屯、商屯等屯田制度,兴修水利,在全国推广桑、麻、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等一系列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成功地使明社会经济较快地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他还下令清丈土地,编制赋役黄册、鱼鳞图册,建立里甲及粮长制,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他的限制和打击旧豪族地主、规定工匠轮班制、放松对手工业者的人身控制等政策,对恢复和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也起了促进作用。为充实官僚机构,朱元璋采取荐举、学校、科举三途并用的办法选取官吏。他鉴于元代官吏贪污腐败以至亡国的教训,决意整顿吏治。甚至以剥皮囊草来惩办贪官污吏,办法之严酷为历史上所罕见。他的厉行整顿虽有一定效果,但因其性格猜忌多疑,也滥杀了不少无辜。为强化皇权,解决统治阶极内部矛盾,朱元璋借胡惟庸案、蓝玉案大肆诛戮功臣;为保证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他制订了《明律》和《大诰》,还特别设立锦衣卫特务机构。朱元璋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影响深远,奠定了明朝276年的统治基础,也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发展到空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