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朝臣抨击
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的惨败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强烈反响。面对如此巨大的军事失败,人们不敢直接批评慈禧太后,因为批评她等同于挑战皇权,这在当时是极其危险的行为。因此,批评的矛头转向了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及与他相关的其他人物,其中包括李莲英。
在当时的背景下,李莲英作为慈禧身边的重要人物,自然成为了众矢之的。陕西道监察御史恩溥、福建道监察御史安维峻、吏科给事中褚成博等人纷纷上奏,指责北洋海军将领贻误战机,并与总管太监李莲英有不正当的往来。特别是安维峻的奏折中提到,“和议出自皇太后,李莲英实左右之”,暗示了李莲英在对日政策决策中的影响。这句话成为了当时抨击李莲英干预朝政的一个重要依据。
然而,安维峻的真实意图其实是希望慈禧不再事事牵制光绪皇帝,并要求严厉处置李鸿章。他在奏折中提及李莲英,只是为了强调宫廷内部存在影响决策的力量,而不是直接针对李莲英个人。慈禧对此反应强烈,以皇帝的名义发布上谕,强调所有国事都必须听从皇太后的旨意。安维峻也因此被以“离间”皇太后与皇帝的罪名革职充军。
朝臣们对李莲英的抨击之所以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主要是因为他们大多基于道听途说的信息,缺乏确凿的证据。清史研究者指出,当时有许多希望在地方上谋取官位的人试图通过李莲英来疏通关系,但是否真的成功影响到了慈禧的决策,却是无人能够确定的事情。毕竟,慈禧的个性喜怒无常,即便是李莲英也不敢轻易插手政事。
六、敲诈官员
关于李莲英是否干预朝政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尽管缺乏确凿证据,但在贪财方面,李莲英的名声却是众所周知的。曾任怀来县知县的吴永在其着作《庚子西狩丛谈》中,记录了一段关于李莲英利用职权敲诈官员的经历。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及百官逃离京城。吴永在这次逃亡过程中担任粮台会办,负责管理钱粮。他回忆道,当他们到达山西后,慈禧的排场越来越大,所有的费用都由地方承担,而太监们则借此机会勒索钱财。
吴永提到,即使是普通的小太监,也需要几两或十几两银子来打发,而对于总管太监来说,没有一百两左右的银子是绝对不够的。这反映出当时太监们利用自己的职位便利,从地方官员那里获取额外的利益。
除此之外,李莲英等人还利用各种机会敲诈勒索朝中办事官员。例如,江宁织造是内务府设在南京的一个机构,负责为宫廷提供绸缎服装和其他御用品。每当江宁织造需要向宫中请示并领取图样时,这便成为了李莲英等人索要钱财的机会。
光绪十二年(1886年)八月初三,江宁织造驻京人员来煜在给江宁织造广厚的一封信中提到,李莲英在他们领取图样时勒索了120两白银。来煜在信中表达了无奈,他写道,如果是其他人,或许可以用好言好语来磨,但李莲英作为总管太监,却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角色。
事实上,以慈禧太后的精明和老练,她不可能完全不了解身边太监们的种种行为。然而,只要这些太监没有直接干预朝政,并且能够让她感到舒适和满意,那么他们在钱财上的贪污行为,在慈禧眼中似乎是微不足道的。这反映了慈禧对待身边亲近人物的一种态度,即只要这些人在关键问题上服从于她,并且不触犯她的根本利益,那么她可以容忍一定程度上的不当行为。
七、生性圆滑
李莲英在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之间周旋,展现了他圆滑的处世之道。慈禧与光绪之间的关系并不和谐,而李莲英作为慈禧身边的重要人物,既要保持慈禧的信任,又要避免与光绪产生冲突。他采取了两面讨好的策略,既在慈禧面前表现出忠诚,又尽量不与光绪发生直接矛盾。
关于李莲英是否站在慈禧一边反对变法,或者是否有参与陷害帝党的行为,这些说法都有待考证。尽管有人指责李莲英在光绪去世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但也有另一种声音认为,李莲英其实是一个善于在复杂环境中生存的人物。他不仅赢得了慈禧的喜爱,而且由于从小就照顾光绪,也得到了光绪的一定好感,光绪甚至称赞他“忠心事主”。
王照讲述的故事提供了另一个视角来看待李莲英的行为。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慈禧带领光绪和文武百官逃往西安,之后返京途中,一行人停留在保定。在这个时候,慈禧的住宿条件极为优越,李莲英的住处虽然略逊一筹,但也相当不错。相比之下,光绪的住宿条件则十分简陋,甚至到了无法入睡的地步。
当李莲英侍候慈禧入睡后,前来探望光绪,发现光绪独自坐在灯下,周围没有任何太监值守。在得知光绪居然没有被褥可用后,李莲英立刻跪下痛哭,自责太监们未能尽职,并将自己的被褥献给光绪使用。这一举动显示了李莲英在关键时刻的敏感度和机智,他能够在保证慈禧满意的同时,也表现出对光绪的关怀。光绪后来在回忆起那次逃亡的经历时,曾经提到如果没有李莲英的帮助,自己可能无法存活下来。
八、退休
戊戌变法后,李莲英在宫中的处境发生了变化。他出言谨慎,没有明确表态支持慈禧,这使得慈禧对他产生了一些疏远。尽管如此,李莲英仍然继续尽职尽责地侍奉慈禧。随着时光流逝,李莲英意识到自己已经为皇家奉献了大半生,开始考虑退出宫廷生活。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二日,慈禧逝世于北京西苑的仪鸾殿。李莲英负责处理了慈禧的丧事,并在宣统元年(1909年)二月初二正式离开了生活了52年的皇宫。这一决定标志着他宫廷生涯的结束。
关于李莲英的死因,多年来一直是历史学家和公众关注的话题。1985年,佟洵在文章《李莲英死因之谜》中首次公开了1966年挖掘李莲英墓葬的过程,并提出了李莲英身首异处的真相,暗示他可能死于非命。然而,学术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研究员唐益年在研究了大量清代太监档案后,认为李莲英不太可能是被宫中仇敌所杀。唐益年指出,顺治皇帝立下的铁牌明确规定太监不得干预朝政,因此李莲英即便有心也不可能参与朝廷内的党派之争。在他离宫时,对政事已经没有任何影响,因此被杀并无意义。此外,唐益年也否认了李莲英在讨债路上被悍匪杀害的说法,认为这更像是杜撰的故事。
民间关于李莲英之死的各种说法也层出不穷。有人认为他是被革命党杀害,因为李莲英恰好死于辛亥革命时期;也有人传言他被宫中的仇敌所害;还有人声称他是在前往山东讨债的路上被杀。然而,这些说法均缺乏直接证据。李莲英的过继孙女李乐正表示,祖父死于痢疾,病情发展迅速,几天内便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