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血泊罗霄.pdf > 第63章(第1页)

第63章(第1页)

他登上八面山,在那几个已塌陷的工事上,他从老暴动队长邹文楷那儿得知:彭德怀属下的红五军第二大队大队长彭包才、党代表李克如带领红军官兵在这里同敌人激战七天七夜,最后弹尽粮绝,一百多名红军战士战死在这里;

他又登上黄洋界,才知道,毛泽东的&ldo;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rdo;。原来红军在这里只凭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败了敌人四个团的进攻,最后保卫了井冈山这块红色根据地。

在茨坪,他还看见了红军的被服厂、军械处、军官教导队、红四军军部、党的特委、前委、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那一个个的遗址。

还有,这农舍,这清泉,那青山,那翠竹,无不吸引着这位异国他乡的客人。

费德林是个中国通,但他却并不怎么通中国的农村,更没有弄通中国的井冈山。

于是,他请求李立同志,就在茨坪,在毛泽东当年写下《井冈山的斗争》这篇文章的地方,召开一个有井冈山人民群众各方面代表参加的座谈会。

这会,开得那么自然,那么实在,那么热烈。&ldo;

会上,费德林似一个小学生,又似一个学者,似一个革命的理论家,又似一个刚刚参加战斗的红军战士。他认真地、一丝不苟地按照毛泽东的《井冈山的斗争》那篇名著,向这些山民们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印证书中写出的一个又一个的战例……

让这位外国客人难以置信的是,参加座谈会的这些山民们,给他的每句回话,每一个问题的解答,竟像是毛泽东书中的翻版。

这位斯大林的特使,他信服地向师暂、李立竖起了大拇指,用他那流利的中国话说:&ldo;中国红军了不起呀,毛泽东真伟大!&rdo;

在他的笔记本上,记下了一页页他在井冈山的所见所闻和他感受到的一切。

费德林兴奋不已。就在座谈会结束的时候,他向着李立、师哲,向着井冈山的山民们自问自答地说:

&ldo;井冈山可以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吗?!我想,将来的历史学家们一定会论证我这个观点的。&rdo;

费德林带着激动而愉快的心情,离开了井冈山,回到北京。

这次来中国的井冈山之行,对这位苏联外交家来说,是终身难忘的。后来,他回到苏联,特意写了一部反映井冈山斗争的书,并把这次井冈之行的见闻都写上了。他满怀激情,赞扬中国共产党,赞扬中国红军,赞扬毛泽东。他的结论就是:

井冈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

第九章 跃上井冈旗帜新

童养媳的故事

她,不仅仅是一位元帅的夫人,她还是全国妇联的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全国政协的副主席,她一生的经历让世人惊讶。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那篇文章中讲的:&ldo;万安县委一月间曾和我们在遂川开过一次联席会议,大半年被白色势力隔断,九月红军游击到万安,才又接一次头。有八十个革命农民跟随到井冈山,组织万安赤卫队。&rdo;她,就是那&ldo;八十个革命农民&rdo;中的一个,也就是童养媳出身而传奇般的女英雄‐‐康克清。

康克清,1912年出生于江西万安县罗塘湾的一户农家,由于家庭生活拮据,清贫如洗,生下仅一个月,父母就将她送给一户没有儿女的农民罗奇圭抚养,做了人家的童养媳。罗奇圭夫妇终年劳累,将康克清慢慢养大。她刚长到十岁,便开始上山砍柴,看牛,打猪草了,以后田里的功夫她也慢慢开始学着会做了。

1926年,康克清才十四岁的时候,中国的大地上发生了一次伟大的事件,这就是大革命运动,掀起了北伐战争。北伐军从南往北,声势浩大。当北伐军经过万安的罗塘时,有一位共产党的干部在万安、罗塘宣传革命的道理。很快,全县各区、乡、镇的工会、农会就像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了。年仅十四岁的康克清,也参加了罗塘乡妇女协会。由于没有文化,不会写字,就全靠口头宣传革命道理。她还参加县农会组织的巡视团,到全县各地去演讲,动员全县妇女踊跃参加反歧视、反虐待、反封建、反剥削、反包办婚姻的&ldo;五反&rdo;斗争。

第二年,康克清加入共青团,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共青团员了,她以更自觉的热情投入革命。不久,团组织又要她担任少年先锋队的队长。就在她干得正活跃、正起劲的时候,蒋介石叛变了革命,大革命运动遭到了失败,国民党右派又在全国搞清洗共产党的运动,把枪口对准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革命群众。一时间,狂风四起,乌云遮天,中国大地上一片白色恐怖。

为了反抗国民党右派的屠杀政策,1927年冬至1928年初,在共产党人曾天宇、张世熙等人的领导下,发动了声势浩大的万安暴动。康克清,这位年轻而又十分勇敢的姑娘,和农友、工友们一起,占县城,惩豪绅,斗地主,分浮财,干得热火朝天。万安暴动,震惊了国民党右派,他们立即从其他地方集结正规军队来万安扑灭革命的烈火。到1928年初,由于敌军的反扑,暴动失败了,还乡团到处抓人,关的关,杀的杀,万安的上空,又出现乌云一片!

康克清在家里已无法呆下去了,为躲避敌人的搜查,她被迫离家出走,逃到六十多里以外的外婆家去躲藏起来。她的养父罗奇圭,是个坚强的共产党员,同时还是乡里的农会主席,也离家出走了。这时,敌人挨户团团长,成天手里拿着一份通缉人员的名单(当然,这名单自然少不了有康克清和她养父的名字),在乡村中摇旗呐喊:&ldo;这些人如不赶快回来,全村的房子都要烧成灰烬,回来了,如果有人担保他们不是共匪,就不抓不杀了,他们可以得到宽恕。&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