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她对文森的迷恋才会来的如此之快。
弗朗西斯&iddot;科波拉执掌着导筒,镜头之中,当文森&iddot;柯里昂现身之时,被几为黑衣男士簇拥在中央的年轻女孩,神情立时变得更加明亮。
那种改变几乎让人无法忽视,她望向堂兄文森的目光如此专注,裹挟着爱意,迷恋,倾心与信赖。接着,她稍提起些裙摆,步伐优雅但轻快的离开人群。
整个过程里,她努力克制着脸上的笑意,就像是头一次为爱情着迷的年轻人,令围观者不禁会心一笑。
而文森&iddot;柯里昂显然已经无法为此露出笑容,他朝女孩走近,两人在宴会一侧独处,他却只能称她,&ldo;堂妹。&rdo;
文森眼底湿润,继续说道,&ldo;我要做的事,你不能参与其中。别憎恨你爸爸,这是我的主意。今晚之后,我们不会再见面。&rdo;
随着他的声音,艾黎卡脸上一切的愉悦笑意全然消失,就像是在美梦中忽然被迫惊醒,介于迷茫之中。
她面容苍白,长睫轻颤一下,但并没有哭泣落泪,双眼虽已泛红,却还在努力克制着,可她的神情,却让所有人见之心酸。
她像是用尽力气,才能忍住喉咙里的哽咽,试图改变文森的决定,却只能说出,&ldo;我永远爱你。&rdo;
&ldo;爱别人吧。&rdo;文森&iddot;柯里昂眼底泪意清晰,却坚决的抛下这句话,与玛丽侧身而过,迈步离开。
科波拉运镜,对准宴会厅另一侧的麦克&iddot;柯里昂扮演者帕西诺。
他正在长久注视着悲伤的女孩,麦克始终坚持文森不得与玛丽相爱,现在,他终于达成所愿。
在收录帕西诺的上佳表演后,科波拉导演再次将镜头对准艾黎卡‐‐她正在像是剧本里要求的一样,与父亲对视。
接下来,她只需要露出伤心,夹杂着些许气愤的神情,这段戏份就算是出色过关了。
科波拉推近镜头,特写对准艾黎卡的面容,然后开始独自在心中评判着‐‐
这个伤心欲绝的神情非常精准,真实且细腻,情绪饱满。
微表情克制凝练,出色表现出对始终反对她与文森相爱的父亲,怀有的一丝愤懑。
毫无疑问,艾黎卡的表现已经足够出色,科波拉准备喊出&lso;good&rso;,结束这一幕戏。
可在他发出声音之前,特写镜头中,艾黎卡的神情竟然再次出现细微改变。
那双盈满热泪的绿眼珠里,愤懑正在被谅解所取代,她依旧如此伤心,那种失落与忧郁像是被刻入了灵魂之中,可她望向父亲的眼神,却又一次选择了原谅。
她让爱意与崇敬重新回来,即便父亲的决定让她如此悲痛,可她终究还是信任他,爱戴他,如同本能般的。
在满怀着对父亲的谅解与爱意中,她终于落下热泪,在特写镜头之中,那滴热泪正折射着光。
艾黎卡的表演已经脱离了剧本。
在剧本之中,玛丽&iddot;柯里昂在因父亲被误杀之前,正在向父亲追问着,为何强硬逼迫她与文森分开。她对父亲的行为依旧是困惑不解,并且稍有怨愤的。
在十足强调男性主义的《教父》系列中,女性角色不只总是被边缘化,更时常被设定为无知愚昧。
而艾黎卡塑造的玛丽&iddot;柯里昂,她超越了编剧文本中体现的角色性格,却让她的行为显得如此富有真实感,细节精致,充满形象力。
她为&lso;玛丽&iddot;柯里昂&rso;注入了细致入微,鲜明耀眼的情感,让自己成为这部沉重悲剧中,唯一的温热色彩。
于是弗朗西斯&iddot;科波拉不得不对她喊出,&ldo;good!&rdo;
艾黎卡的第一幕戏结束,在围聚着上百名剧组人士的剧院宴会厅内,科波拉导演向她称赞道,&ldo;才华横溢,远超预期。&rdo;
第22章
&ldo;我的灵魂痛苦地哭泣,在这个恐怖的夜晚,我心难平。时光飞逝,若她不归,便没有黎明,没有阳光。&rdo;古老的西西里民谣,在如斯吟唱着。
典雅恢弘的马西莫剧院中,当教父麦克&iddot;柯里昂与前妻凯、女儿玛丽,一齐观看长子安东尼的歌剧表演之时,无数血腥谋杀正在接连上演‐‐
在麦克面临暗杀危险的情况之下,柯里昂家族掀起一场针对多方仇敌,包括意大利政商寡头与梵蒂冈大主教在内的全面肃清。
可这却并不是一场压倒性战役,柯里昂家族的诸多得力属下,同样遭到对手杀戮。甚至就连支持柯里昂家族的梵蒂冈新教皇,都因此被谋害身亡。
而在马西莫剧院中,恢弘激荡的西西里歌剧终于落下帷幕,却像是在为这场盛大的血腥谋杀,奏响终曲。
融合着新古典主义与希腊神庙气派的歌剧院前,古旧的石砌阶梯坦阔深长,麦克&iddot;柯里昂走出歌剧院,赞赏着长子安东尼的才华,&ldo;今后柯里昂家族会在歌艺界扬名。&rdo;
在无数场谋杀接连上演之后,他依旧运筹帷幄,威严沉冷。
此时,麦克&iddot;柯里昂如何能预料到,仅仅在片刻之后,他将万念俱灰,穷途末路。
歌剧院外,数百名观众离场,充满嘈杂喧嚣的交谈声响,甚至在阶梯边上,还有些街头的表演者,正在演奏着乐器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