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明二年(公元916年)正月庚申之日,朝堂之上,一份沉甸甸的诏书被缓缓展开,宣告了一项重要的人事任命:皇伯父、那位在宋州坐镇一方、手握重兵的节度使,同时也是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身份尊贵的广王全昱,被正式任命为守中书令,其原有的显赫官职则悉数保留,这无疑是对他多年来忠诚与功勋的又一次肯定。
然而,世事无常,就在这一年的春天,历史的车轮悄然转动。《资治通鉴》中冷静地记载着,同月,那位宣武节度使、守中书令、广德靖王全昱,这位曾经历过无数风雨、见证了王朝兴衰的老人,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留给后人无尽的感慨与追忆。他的离世,无疑是大梁城内一件令人扼腕叹息的大事。
与此同时,朝廷的人事布局并未因此停滞。为了填补空缺,维护国家的稳定,浙江东道营田副使、检校太傅、前常州刺史杜建徽,这位在地方治理上有着卓越表现的官员,被朝廷遥领为泾州节度使,肩负起新的重任。这一任命,既是对杜建徽能力的认可,也是朝廷对地方治理重视的体现。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二月的丙申日,朝廷内部又发生了一次重大的人事变动。右仆射、门下侍郎、平章事、诸道盐铁转运等使杨涉,这位在朝中地位显赫、权倾一时的宰相,被免去了相位,改任为左仆射。据闻,杨涉因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愈下,多次上表请求辞官回乡,终得朝廷体谅,准许其退隐。这一决定,既体现了朝廷对老臣的关怀,也预示着新的政治格局即将形成。
同月,为了应对日益紧张的军事形势,朝廷命令许州节度使王檀、河阳节度使谢彦章、汝州防御使王彦章三位将领,率领精锐之师,从阴地关出发,直抵晋阳,对晋军的营垒发起猛烈的攻击。然而,尽管三位将领英勇善战,无奈晋军防守严密,最终未能攻克敌营,只好无功而返。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是三月,春风渐暖,战鼓却更加急促。刘鄩,这位在战场上屡建奇功的将领,率领大军与晋王在故元城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然而,天不遂人愿,刘鄩的军队在这场战斗中遭遇了惨败。
在此之前,刘鄩曾驻扎在莘县,密切关注着河朔地区的局势。朱瑱因河朔战事紧张,军队长期征战在外,粮饷供应日益困难,便派遣使者给刘鄩送去诏书,言辞中略带责备之意。刘鄩深知战事艰难,上奏称敌军势力正盛,不可轻举妄动。朱瑱听后,心中虽有不满,但仍希望刘鄩能想出决胜之策。于是,朱瑱又问刘鄩有何良策可破敌。
刘鄩沉吟片刻,回答道:“若每人能给十斛粮食,待粮食耗尽之时,便是我们破敌之日。”朱瑱听后,面露不悦之色,认为刘鄩这是在推脱责任。于是,朱瑱又派遣使者催促刘鄩出战。
刘鄩无奈,只好召集众将商议对策。众将听后,纷纷主张出战,以显示我军的威武。然而,刘鄩却沉默不语,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才能在这场战斗中取得胜利。
一日,刘鄩突然率领军队攻打镇定之营。敌军措手不及,上下一片混乱。刘鄩趁机发动猛攻,俘获斩杀敌军甚多。这一战,让敌军胆寒,也让我军士气大振。
然而,就在此时,朱瑱又派遣偏将杨延直率领一万多人驻扎在澶州,以策应刘鄩。不久之后,晋王假装说要回太原,刘鄩信以为真。于是,刘鄩召杨延直到魏城下会合,自己则从莘县率军也到达,与杨延直会合。
然而,就在刘鄩与杨延直会合后不久,晋王却突然从贝州到达。刘鄩见状,心中大惊,知道自己中了晋王的诡计。无奈之下,刘鄩只好率领军队逐渐撤退。当退到故元城西时,晋军突然发动猛攻,与刘鄩的军队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
战斗中,刘鄩的军队虽然英勇抵抗,但无奈敌军势大,最终大败而归。晋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河边。刘鄩的军士在逃跑过程中,许多人跳水溺死,场面惨不忍睹。刘鄩自己也险些丧命,幸好在亲兵的掩护下,从黎阳渡过黄河逃奔至滑州。
己巳日,朝廷鉴于刘鄩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以及当前的军事形势,任命他为滑州宣义军节度副大使,主持节度事务。这一任命,既是对刘鄩能力的认可,也是朝廷对前线将领的鼓励和支持。
然而,战场的硝烟并未因此消散。晋军乘胜攻打卫州,一举攻陷了该城。随后,他们又继续攻打惠州,试图进一步扩大战果。面对晋军的凌厉攻势,大梁城内的气氛愈发紧张。朝廷上下都在密切关注着战场的动态,期待着能够早日平息战乱,恢复国家的安宁与繁荣。
喜欢旧五代史品读请大家收藏:()旧五代史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