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昱,是太祖朱温的长兄。在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他虽未如弟弟那般亲手打下江山,却因血缘之亲,在太祖登基后,被赋予了尊贵的王爵之位。乾化元年(公元911年),全昱踏上了回归睢阳的旅程。临行之际,皇帝特命内臣在都城外为他设宴送行,场面之盛,足见皇恩浩荡。全昱出城后,夜宿偃师,皇帝又下诏让他的儿子衡王友谅伴其左右,一同归乡,这份殊荣,在当时可谓无人能及。
然而,世事无常,皇权更迭,庶人篡位之后,全昱的政治地位也经历了微妙的变化。他被授予宋州节度使的重任,这既是新政权对他的认可,也是对其家族势力的忌惮与笼络。公元916年,即贞明二年,全昱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享年虽未详,但其在世时的荣辱兴衰,已足够后人评说。
《五代会要》中记载,全昱去世后,被追赠为尚书令,谥号“德靖”,这是对他一生功过的总结,也是对其品德的肯定。而在《五代史阙文》中,我们得以窥见全昱性格中更为真实的一面。书中提到,全昱作为梁祖的兄长,在宫中宴会上,竟毫不避讳地直呼皇帝为“朱三”,甚至在一次酒醉之后,因玩博戏(一种古代赌博游戏)的不满,竟拿起骰子击打盆子,骰子四溅,同时大声斥责梁祖:“朱三,你本是砀山一介平民,因天下饥荒,才投身黄巢,做了贼寇。天子赏识,封你为四镇节度使,富贵已极,为何还要灭掉李家三百年的社稷,自称王和朕?我不忍见家族流血,还玩什么博戏!”此言一出,宴会气氛顿时凝固,梁祖虽不悦,却也未当场发作,只是草草结束了宴会。这段记载,不仅展现了全昱性格的朴实粗野,更透露出他对家族、对历史的深深忧虑。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全昱曾如此冒犯皇权,但在庄宗即位后,诛杀朱氏家族成员时,他却得以幸免,得以善终。这或许是因为他在家族中的特殊地位,或许是因为他的某些言行,在某种程度上触动了新帝的心弦。到了宋朝至道初年,更有单州之人自称是广王的后代,与尼姑争夺田地,这一事件虽看似荒诞,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昱后人在历史长河中的生存状态。
全昱的一生,是荣耀与风险并存的。而他的子孙们,也同样在历史的洪流中,经历了各自的命运沉浮。
友谅,作为全昱的长子,最初被封为衡王,后来更是继承了广王的爵位。他历任多个藩郡的官职,本应是风光无限,却因多行不法之事,逐渐失去了民心与皇恩。更为严重的是,他的弟弟友能反叛,使得他也被牵连其中,最终被废黜并囚禁在京师。当唐军攻入汴州时,他与友能、友诲在同一天被杀害,结束了自己短暂而波折的一生。
友能,这位被封为惠王的全昱之子,同样有着不俗的政治地位。他曾任宋州和滑州的留后,手握重兵,本应是家族中的佼佼者。然而,他却因反叛而被废黜,最终落得个兵败投降,被降封为房陵侯的下场。据《通鉴》记载,龙德元年(公元921年)夏四月,陈州刺史惠王友能反叛,举兵向大梁进发。皇帝闻讯后,立即下诏命令陕州留后霍彦威、宣义节度使王彦章、控鹤指挥使张汉杰率军讨伐他。经过一番激战,友能兵败逃回陈州,被诸军围攻。同年秋七月,面对绝境,友能选择了投降。然而,投降并未能保住他的性命,庚子日,皇帝下诏赦免了他的死罪,却也将他降封为房陵侯,这一变故,无疑是对他政治生涯的巨大打击。
友诲,作为全昱的另一个儿子,被封为邵王。他在乾化元年(公元911年)以检校兵部尚书的身份充任控鹤指挥使,本应有着光明的政治前途。然而,因友能反叛被废黜后,他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最终,在唐军攻入汴州时,他与友谅、友能一同被杀害,结束了自己悲剧性的一生。
喜欢旧五代史品读请大家收藏:()旧五代史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