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本家又搬进来三个小点的女孩子住进了东屋,实在是没有办法,毕竟孩子太小,在外面棚子里睡,很容易就夭折了。
最先觉得不对劲的是赵大娘,晚上偷偷拉着大儿子问:“你黄爷爷家怎么天天买粮。”
赵大山不以为然:“他家人口多,粮食吃的快。”
赵大娘摇头:“不对,他们家买的粮太多了。”
娘俩商量了一会,决定先看看再说,看了二天,镇上粮价一天比一天涨得厉害。
第十四章买只小黑狗
南山镇是交通要道,往东驾车一柱香时间到晋城府,西边坐船只需半柱香时间就到了襄阳府。南通东央郡,马车赶过去也就半日。
更不要说周边的村镇,县城。
除了襄阳府,周边府城县郡,只有南山镇水路码头交通最便利。南山镇的码头货物吞吐不亚于襄阳府,即使和东央郡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南山码头算是周边最大三个的码头之一,春天化冰开始,到冬天河水封冻,河面上的大船来来去去,日夜不停。
大船常常因为码头堵塞,从内河而排到外河。县城在这边特设了一个河道管理的机构。
这次大雨,周边灾情严重的村民都涌到了南山镇,才造成街道野外都是涌过来的灾民。
黄家到了镇上足足五天,前三日雨几乎没有停过,这两日,雨下下停停,有一种快要转晴的感觉。
东河下游第二天就传来破堤的消息。消息一传出,黄老汉立即出动全家去镇上买粮,能买多少买多少。
赵大娘一见果断和两个儿子商量,拿出家里的近一半银钱,四两七钱的银子去买粮。
一时之间,小镇物价飞涨,吃食根本不用说,鸡鸭鹅,猪肉价格全部暴涨一倍,米面粮价格也是翻了一翻。
唯一掉价的是鱼,南山镇这边不缺水,更不缺鱼。原本这里人就喜爱吃鱼,只是最近上游的水流过这里,总是要带下来几具肿胀发白的尸体,这样的河,里面的鱼谁也不敢吃。
也不是真没人吃,镇外的灾民,也有去河里捞鱼的,不吃就得饿死,再怎么也比饿死强吧!
赵大娘出来和黄家村里大部分人一样,她们出来时,走山已经开始了,只来得及拿了家里的银钱,胡乱塞了几件衣服等方便携带的东西。
虽然是初秋,因为大雨,天气却凉了下来。一场秋雨一场寒,晚上睡觉很多没有被子的人家,只能裹着稻草相拥而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