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小说而已,不要当真。”余声见她有些失落,刻意岔开话题,“我看这书有些旧了,你看了很多遍吧?”
倩妮轻轻点头:“嗯,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外国名著,我喜欢菲茨杰拉德的这种极浪漫主义。”
余声努着嘴点了点头,虽然他并不知道菲茨杰拉德又是谁,但是管他是谁呢,只要倩妮没那么失落便好。
“只是翻译的版本终究没有英文原版的那种意境,我真想看看英文原版的。”倩妮轻声说道。
“你还能看懂英文原版啊,真是厉害,估计我一个字都看不懂。”余声笑着说道。
“我也只是想尝试着看看,”倩妮一向的谦虚,接着又有些失落,“只是国内好像没有英文原版的,书店和网上我都没有找到。”
余声咬了咬嘴唇,思索了片刻,然后问倩妮:“国内买不到,那国外能买到吗?”
倩妮看着他,点了点头:“英语国家应该都能买到,毕竟是名著。”
余声笑了笑:“那好办,胖子他爸经常出国的,美国和欧洲都常去……”
“常去国外又怎样?”倩妮打断了他的话,一阵激动之后又迅速变得失落。
“等他下次去国外的时候就可以帮你买这本书的英文版啊,我给胖子说一下,请他爸帮个忙。”
“算了,别麻烦别人了。”倩妮摇了摇头。
余声笑着说:“你这么喜欢这本小说,我看你还这么喜欢英语,我肯定帮你实现这个愿望。我跟胖子什么关系,他会帮忙的,这个你放心。”
“先不管这个了,我看你是既不喜欢语文,也不喜欢英语,唯独喜欢数学,对吧,早读的时间都用来做数学题。”倩妮终于顺势问出了那句话。
“是的,除了数学,其他的科目我都不喜欢。”余声的脸色迅速变得有些严肃。
倩妮很想问为什么,但见到余声脸色变了,她又有些犹豫。倒是余声心直口快,主动问倩妮:“你想知道为什么吗?”
倩妮点头。
余声给她讲了一个不长不短的故事。他自小贪玩,不爱学习,经常不交作业,这样自然少不了来自老师的批评,有时是来自言语上的辱骂,“差生”“蠢货”“无用”都是用在他身上的高频词汇。刚开始他还很难受,但后来慢慢长大,经历得多了也就觉得无所谓了,随便老师骂天骂地,他依然我行我素。
后来,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被他逼急了,不光是骂他两句,还拿教鞭打他的手心。可能确实是因为余声把他气坏了,再加上老师憋在心里的闷气一下子释放出来,收都收不住。那次,余声的手被打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可是即便这样,余声也没有哭过。
回到家,余奶奶见到宝贝孙子手被打成那样,心疼坏了,问明原因,勃然大怒。余奶奶一人气冲冲地去了学校,大闹校长办公室,还扬言要把他们都告到教育局去。那时上头都明令禁止体罚学生,当事老师和校长都吓坏了,害怕闹上去自己公职不保或者被处分。校长连忙给老太太赔不是,还当面严肃批评了那个老师,那个老师也连给老太太鞠躬道歉。好一顿安抚之后,余奶奶才算罢休,但威胁说她要带孙子去照相馆拍照留证据,以后谁要敢再找她孙子麻烦,她就把证据交到上头去。
后来那个老师被调到下面乡镇的学校去了,学校也没有再找过余声麻烦,所有的老师对余声都仿佛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上课开小差可以,不交家庭作业可以,随意翘课去院子里玩可以,考试交白卷也可以,总之只要你不惹事,平平安安完成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其它什么事情都可随你。
就这样,余声可以放心大胆地撒开了玩,还一度招得胖子、大头他们几个伙伴羡慕嫉妒。可是,没有人关心过他的内心是否孤独。表面上看,他是获得了别的小朋友所没有的自由,可实际上他是被老师们所排斥、所孤立。要不是他心思比较大条,又有大头、胖子两个从小熟混的伙伴,恐怕他是真的要自闭。
这种境遇的改变是从四年级开始的。那时,班里换了数学老师,一个当时三十来岁的年轻女教师。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不了解余声之前的事情,总之,她并不排斥余声。在一次课堂练习时,她在黑板上写了一道奥数题。
烧水沏茶时,洗烧水壶要用1分钟,烧开水要用10分钟,洗茶壶要用2分钟,洗茶杯要用2分钟,拿茶叶要用1分钟,请问要想泡上茶,最少要多长时间?
这次老师叫了三个同学上讲台做题,把答案写在黑板上。其中就有余声,另外两个一看就是家里的公子哥。余声本来不想去做题的,但是老师的笑容让他觉得很美,仿佛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影像在他眼前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