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正发愁与林家的婚事,还以为王夫人病好得差不多才来的。当她看见王夫人脸色苍白有气无力地被人托进来的,着实惊讶。
“你——”贾母张了张嘴,不知道说什么了。王夫人如今正病着,她总不至于开口骂个病人。
“老祖宗!”王夫人哽咽道。
贾母点点头,赶紧让地方,叫她在自己坐卧的地方歇着,她则坐在边上的板凳上。
“你这是有事?”
王夫人动了动眼珠子,摇摇头。“没有大事,我听说老祖宗要给宝玉定亲了,想来凑凑热闹。”
“哎呦,这点小事儿你打发人来问就是,何必亲自来一趟。你瞧瞧你现在的身子,不好好养着怎么能成。”贾母叹气道。
王夫人继续追问:“老祖宗,我听说你跟林家提亲了?”
贾母蹙眉:“嗯,不过你林妹夫是个冷性情的,眼睛长得也高,根本瞧不上咱们家。”
“许是林妹夫自有安排女儿的好去处,这亲事不成就不成吧,强扭的瓜不甜,咱们又何必添堵。”王夫人咬牙道。
贾母眉头皱的更深了:“你真是这么想的?”
王夫人点头,轻声劝解贾母道:“媳妇儿怎会不明白老祖宗您的心思,您舍不得林丫头那孩子,也是为了考虑宝玉的将来,才会有意结下这门亲事。可您老想想,林妹夫已经拒绝到这份儿上了,咱们还能怎么样?倒不如了断了这心思,换个人家。”
贾母冷笑,料知这最后一句才是王夫人此来的目的。
王夫人不打算那把话说透,有些话说的太明白就目的性太强了。王夫人见火候差不多了,自己的身子也快要透支垮掉了,连忙识趣儿的告辞,独留贾母一人在原处思考。
“对了,行宫的事儿,弟妹那里不同意,薛家倒想出一份力,媳妇儿还没想好应不应。”王夫人临走时,撂下这句话。
贾母愣愣的听着,心中冷笑。这不就是在暗示她,只要她答应跟薛家的亲事,她们会出钱帮荣府。
贾母一时间左右为难,没个主心骨。思虑了半天,贾母最终决定把邢氏叫来一遭儿商量,看她怎么说。
“行宫的事儿媳妇是不同意的,以咱家这情况,可真是没什么闲钱再建一座行宫。就是有钱,我也不建议这么干,树大招风。”
贾母皱眉,虽然心里有点不赞同大儿媳的说法,但她真没什么好反驳的。勤俭持家总归是有道理,是对的。
“宝玉的亲事,你看怎么办?”
邢氏一听这话,脸色不大好了,迟疑的看着贾母:“母亲,您别怪媳妇说难听的话,这件事当初您就该听我的,何必跟林家提。如今这可好了,俩家闹成这样,昨儿个晚上我和老爷怎么拦着他们父女俩,硬是没拦住。林家世代书香,又是一脉单传,天生一副傲骨,哪是咱们逼迫的来的?”
贾母梗着脖子,不服的嘟囔:“多好的一门亲事,他就是想不开,非要凭着他丫头攀高枝吧,高枝儿哪是那么容易攀得?”
“母亲,您是宝玉的亲祖母,眼里满都是他,自是觉得自己的孩子样样别人的好。可您想想,宝玉这孩子哪儿都好,就一点不好,不爱读书,不求上进,这事儿连他老子都晓得的,哪次见他不训斥两句。林妹夫才高八斗,乃是前科大名鼎鼎的探花郎,您说他能受得住无才的女婿娶他女儿么?”邢氏终忍不住,决定跟贾母把话彻底摊明白了。
贾母蹙眉,这辈子她就没听过这么难听的话,还是诋毁她宝贝孙儿宝玉的!贾母气得连拍两下桌子,连地都跟着颤了两下,她抖着唇半天,一声吭不出来。
她越来越没办法反驳她这个大儿媳了。
“我看弟妹挺中意薛家大姑娘的,这姑娘为人从容大方,性子也好,身子更好了,与宝玉又有个什么金玉良缘之说,我觉得是真相配。”邢氏。
贾母眯起眼睛,嫌弃道:“可她是商人之女。”
“姑娘家嫁人以后就随着婆家,谁还计较她出身如何,再说皇商也不丢脸。”配得起宝玉!
贾母闻言,皱眉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