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李明欣小丫头已经二岁了。
这一年里桂花彻底抛下了自己的担心,婆婆很喜欢明欣,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
李明欣还是村子里唯一名字如此好听的女娃,其他家的女孩都是大丫,大妮、来弟类似这样的名字。
明欣的吃穿用比一些男娃都好,村里人背后都说周寡妇是傻的,这种将来要出嫁的女娃这么精心的养着干什么,不过也难掩羡慕和嫉妒。
莫林在去年就向村子里申请了一个空地作为豆腐坊的生产地,本来大柱说把家里的房子翻新,莫林却打算再攒攒钱去县城买个院子直接住,所以一家人还是住在破旧的泥胚房里。
豆腐坊扩大了生产的规模,不同的操作步骤都在不同的房间里,莫林也把石膏点豆腐的手艺教给了大柱和二柱两兄弟。
家里也早就买了驴来磨豆腐,不需要人再辛苦的拉着磨,而且毛驴拉磨的时候莫林让人把毛驴的眼睛遮挡上。
但是周家的豆腐坊也不是从早上磨拉到晚上的,所以驴子的生活还算不错。
日子就这样有条不紊的过着,不过正在数钱的莫林非常不开心,自己辛辛苦苦的做了一年的豆腐竟然才存下四十两银子。这钱在县城买完铺子可就什么都不剩了。
她觉得要扩大经营,是时候要加入豆腐干,豆腐乳这两种耐放的吃食了。
现在收入稳定的原因是豆腐的保质期有限,也就两三天的时间,超过三天就发酸,所以销售的距离有限,如果自己在李家村建造一个豆腐乳的大作坊,通过县城的水路远销到全国各地,不仅仅增加自己这整个县城的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自己在这个地方的威望也会得到提升,日后自家小崽子的科举之路也会顺畅。
莫林说干就干,至于家里人的意见已经不重要,自己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把自家四口人都发展成了自己的迷弟迷妹,除了说话不利索的李明欣。
莫林直接去了豆腐坊那里,刚进院子里,李大全就过来打招呼;
“二婶,你咋来了?”
“我看看,你忙。”
豆腐坊的发展自然离不开人,自家又在村子里招了两个小伙子来帮忙,不过给的工钱也是每年三百文钱。
这也是村里人抢着要来的,毕竟除了农忙时间,其他时间都是闲着的,而且有的人家孩子多,地根本就不够种。而大全管的多一些,也帮忙了一年了,工钱涨到了每年三百五十文钱。
莫林去了点豆腐的房间,这个房间在李大柱和李二柱点豆腐的时候是不允许人进入的,莫林让李大柱把最后剩下的豆腐点的老了一点,说自己有用,让李大柱单独留出来,现在的李大柱已经不会质疑自己娘亲的话了。非常听话的就把娘说要留下来的豆腐全部都单独放好。
莫林就坐在椅子上等着豆腐成型,边等边琢磨着,如果真的要做豆干和豆腐乳就需要更大的地方,还需要会烧陶的人,现在陶不算高级物品但是也不便宜,所以豆腐乳自然要走高端路线,而豆干耐放,有嚼劲,好携带,可走中端路线,到时候用木盒或者油纸装好均可。
豆干可以在压的时候就压成小块,也可以把成型的豆腐进行晾晒成豆干,李大柱特意留出来的豆腐被莫林切成了大小薄厚差不多的小块,均匀的抹上盐静置两台天后,开始在太阳底下晒到两面金黄。
等第一批豆干成功的时候,莫林让家里人都尝了尝,迎着家里人崇拜的目光,莫林开心的笑了起来。老娘真是聪明绝顶。
莫林让李大柱管着村子里豆腐坊的生产,自己和李二柱两人搭了车去了安平县城,以前想在李家村去县城根本就没车可搭,自从这豆腐坊开起来,县里的大户想要吃豆腐的都会让家里的下人来李家村买,这路上的车多了,自然也就有车可以搭。
现在这十里八乡都开始种植黄豆了,谷子和黄豆之间换茬种既能养地又能增加收入,每年还能多种一茬粮食,这都是从莫林家带头开始了,现在这里的老百姓生活明显提升了许多,来县里的商队也多了许多。莫林还是自豪的,自豪因为自己改变了这里。
到了安平县里的牙行,有小厮过来搭话:”这位夫人是买人还是买院子啊?”
“我想看看临街的铺子,最好是后面能住人的。”
“哎呦,这临街的铺子出手的可不多,不过我这可是县里消息最多的了牙行了,这刚收上来的确实有两个临街的铺子,一个带个两进的院子,不过离咱们的主街有点远,离码头那里进一些,还有一个就在主街的西面,不过院子有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