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过西州饮羽大概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罢
陇西作为李氏的乡土,他们在此地如这个时代的人一般在家乡营造房屋,经营田土,建起庄园和坞堡,豢养着大量的奴婢和部曲。
虽然王瑗与星汉、菊人和玉人平等相处,但旁人却按照他们的习惯将她们视为依附王瑗的奴婢,这并非王瑗的本意。
她有着女师之名,又不是他家奴仆,本不用劳作,但现在世道多艰,连雍容也要常常随着姚夫人昼夜不息地织布,偶尔还要出城弋射,勤俭度日,更不用言她了。
星汉年纪还小,就跟着牧童外出牧羊,菊人和玉人则登上桑树采桑,他们见王瑗才艺出众,又是大公子礼聘回来的师者,不敢怠慢,想让她教识众人数算,但王瑗见整日困在屋中便婉言辞去,想在田土外围驱赶虎狼。
她想,这样常常能与星汉她们见面,见缝插针地为她们讲一些知识,又能锻炼体能,更能增长野外见识阅历,一举多得。
他们本不同意,但当得知王瑗曾经反败为胜的经历后便再也不敢多言了,同意了她的请求。
李氏拥有众多的牛马,养育在庄园附近水草丰美之地,但附近山高林密,也有豺狼虎豹,为了保障牛马和庄田,野外劳作射猎的人之安全,他们也要派出人手定期巡逻,查看野兽的痕迹,驱赶射杀虎豹。
现在正是种植春麦的时节,凉州的水土环境此时远比后世优厚,植被还未破坏得那样严重,却也远不如起雍州,冀州,兖州传统中原平坦富饶之地。
这里种植的除了各种麦类,还有各种她仍然未曾认识的各种豆类,用于榨油的麻,被时人称为胡菜的油菜诸如此类。
由于凉州光热条件得天独厚的,使得这里的瓜果,如桃李,枣杏,葡萄,还有蜜瓜等,格外饱满香甜。
暮春之时昼夜温差犹大,王瑗白日还得脱下一只袖子以散凉,待到入夜,还要在添一件衣裳。
王瑗乘马立于山间,看着山下田地劳碌的人影,忽然想到,他们也存着她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想法罢。
每一个人都是期盼稳定的生活,不想经历动乱,只要能获得稳定,活得下去,不受被盗匪侵犯的痛苦,就算失去自由,被庄园束缚,被剥削也是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
生来便是劳作,被奴役,这是他们理所应当的想法罢。
比起依附庄园,还有一种更为残酷的生活,那就是屯田。
汉末天下大乱,民生凋敝,百姓和各路军阀都饱受粮食短缺的烦恼,这种烦恼,可是攸关身家性命。因军粮短缺发起的争端,变乱数不胜数,有时,这就是历史发生转折的一个起因。
四世三公的袁绍和袁术,一个在河北仰食桑椹,一个在江淮取给蒲蠃,而百姓则人相食,州里萧条。
徐州陶谦打击黄巾十分有力,使得徐州的黄巾纷纷涌入青州,还为北海相的孔融在青州缴黄巾军不力,使得青州黄巾壮大,有百万之众。
曹操多次败于这些由乌合之众,老弱妇孺组成的黄巾手中,双方谈判迁延数月无果,最终衣食无着,饱受寒冻的黄巾决定投降曹操。
自从得到这百万之众,曹操遴选出数万精壮,号为青州兵,并十分信任他们。
但是,巨大的粮食压力便出现在曹操眼前,在长期的探索中,他终于确立了屯田这一办法。
对于曹操来说,屯田确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是他将这些人纳为自己私有人口,促进民生,在兖州慢慢壮大,一方面又保证了军粮的生产和运输。就在此年,他在奉迎天子之后,又在许都进行屯田,作为天下的示范,当年就获得了得谷百万斛的丰收。
即使他用秦国故例,孝武在边境屯田平定西域为自己粉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生,吸纳了流民,使得社会安定,也掩盖不了屯田即为农奴制在世的事实。
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
军屯由来已久,即是军队为了避免粮食谷物运输损耗,在边境前线且战且耕,变为农奴的也只有一部分有限的军人。
而曹操而在广大的民间实施屯田,将自由耕种的农人以招募为名强行纳入屯田。朝廷刚刚草创,施行德政,可换来的不是歌功颂德之声,而是他治下的百姓多次逃亡,起义,在他晚年,全国各地普遍爆发起义。
在他治下,民间延续着董卓以来的钱货不行,谷帛为市,以物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