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在德水南岸的一处峡湾中,悄然埋伏着数万骑兵。
骑在马背上的骑手身穿兽皮,腰悬青铜内弧刀或鹤嘴锄,马鞍上悬挂着骑弓羽箭,骑手和他们身下的战马一样,虽然瘦小,但却显得精气神十足。
为首的是一个年约三旬的青年,头戴金鹰冠,身穿豹裘,骑在赤红色的骏马上看着天上盘旋的苍鹰。
如果蒙恬在的话,一眼就会认出青年不是旁人,正是前几年干掉了自己亲爹的冒顿(dú)。
此时匈奴人距离秦、羌的战场,只有不到四五十里的路程,处于随时可以加入或是撤退的距离。
夏季的时候,冒顿听闻秦庭发生政变,那个压得他喘不过气的始皇帝终于死了。
他通过商人,以及一些其他的手段,诱使先零羌抢掠秦人,从而引发这一场战争。
为的就是能够有机会能够一试秦人的虚实。
如果和那个韩人所说的那样,始皇帝死而地分!
那么匈奴人趁机扩张的机会就到了!
不仅如此,当秦人部署在上郡的九原军南下平叛的时候,大匈奴收复河套故地的机会也同样出现!
所以冒顿并没有急着加入战场,他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等到羌人和秦人筋疲力尽的时候,这数万精锐的草原骑兵,足以横扫整个战场!
全歼秦兵,逼降先零羌,进而攻破陇西大肆掳掠!
……
咚!咚!咚!
鼓声如雷鸣般滚过整片荒原,山丘之上的楼车顶端,缓缓升起一面大纛[dào],龙旗羽葆,迎风招展好不威风。
只要这面旗帜不倒,就代表主帅还在,士气就不会崩溃,反之……跑吧。
楼车下方,还排列着数十辆鼓车。
在这个沟通基本靠吼的年代,这是用来号令全军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不止中军幕府有鼓,各级军队都有着自己对应规格的鼓。
中军的鼓声发商音,中级军官‘帅’的鼓发角音,下级军官‘伯’的鼙[pí]鼓发羽音。
击鼓而进,低旗则趋,击金则退,麾而左之,麾而右之,金鼓俱击而坐……
这是尉缭为秦军编写的一套操练教程。
李信之所以在枹罕停留那么久,主要就是在操练这套阵法。
近三万秦军根据不同的鼓声,以及幕府升起的各色旗帜下,有序的按照命令列阵。
咚!咚!咚!
随着阵型摆好,中军的发出的将鼓之声,渐渐和帅、伯的鼓声重合,这意味着战斗马上就要开始了。
按照秦军‘斗一守二’的军规,每次投入作战的士兵总数,只有总兵力的三分之一,剩下的军队,原地蹲坐在地上待命,节省体力,随时准备加入战斗。
与此同时,李信所在的楼车上,升起了一面黑色鸟旗,这是号令骑兵出击的旗帜。
韩信在山包之上,看到远处的戎狄骑兵处同样升起了一面鸟旗,他知道这一举动被称为‘应旗’,既向幕府报告自己收到了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