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当个上帝“候老?”
刚挂断电话,郑法就看到候老朝自己跑来。
他手里拿着一杆稻穗,稻穗高到了他的肩膀,跑动的时候,那谷粒一下下的打在了他的笑脸上。
郑法一下子就明白了他要说什么。
“成了?”
候老点点头,将稻穗递给郑法。
郑法将其拎在手中看了看。
候老的想法是以养老院的水稻作为父本或母本,与其他品种的水稻杂交——目标是培养出一种既有养老院水稻的口感和产量优势,又能离开灵气环境大规模种植的品种。
如今看来,竟是有了初步的结果。
候老解释道:“我们试了五十多种方案,如今看来,就这一种在口感,生长环境和产量上做到了平衡。”
“我们在没灵气的环境下做过实验。”
“这品种,亩产一千两百公斤多,口感比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品种都好,对土壤肥力的要求也不高!”
郑法手中的水稻比养老院中原先的几种要小一点,但比起如今国内大规模种植的品种又大一点。
谷粒又圆又长,捏在手里面沉甸甸的,还有股清香。
拿着这稻种,郑法的心忽然就平静了下来,有种莫名的踏实感。
“你也是个农民。”
候老看着他的表情,忽然笑道。
“嗯?”郑法一抬头,随即赞同道:“我就是个农民……”
他无时无刻不在意识到,自己早年的生活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记,他从骨子里热爱土地和粮食……
候老哈哈笑了起来,眼中露出几分认同来。
“大家给了我那么多赞誉,实际上我自己知道我就是个农民……以前我一直有点遗憾,我搞了那么多年研究,产量是上去了,但大家不爱吃……”
郑法点点头。
和侯老接触这么久,他也明白了一点杂交稻的现状。
简单来说,杂交稻不是没推广开来,而是大都被做成了米制品——这里面口感因素居多。
另一方面,杂交稻其实不止候老一个小组在做,很多其他的科学家也在努力。
候老本身先行者的地位决定了他是探索者,探索的是极限产量——但大规模种植一看市场二看成本,极限产量相当于实验室成果,推向市场又是另一回事。
在杂交稻的领域中,他的品种也不是最受欢迎的那种。
这就导致了候老的一个小遗憾——他的杂交稻品种,一般只被看做紧急时候的备选,而还未能进入千家万户。
候老看着郑法手中的稻苗,脸色泛起了一丝柔和,他朝郑法说道:“以前大家叫我什么什么之父……我心里难免有些受之有愧的想法。”
他顿住了,没说下去,只是忽然朝着郑法躬身。
郑法又扶住了他。
但这次,老人腰杆极用力,似乎是不肯罢休一样。
郑法一愣放开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