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骑着自行车回村时,村里还在农忙,要不然这自行车的大件,要引起村里的轰动。
郑口村有自行车的人家,自来才三家,这还都跟宝贝一样,不肯随便借人骑。
村子是沿路而建的,一般沿路建的村子叫庄。郑口村以前就叫郑庄,后来不知怎么改了名字。
郑春梅边骑车还边跟儿子说着话。
她这两天把能说的都说给宋幼林听,包括村里的大事小情,免得儿子不熟悉,再不自在。
以前,她也是这样事无巨细地说,只是那时候是为了让儿子多说点话,她并不指望儿子能听进去多少。
两人穿过村中心的大队部,往左拐那条路,走到尽头,才是他们家。
他们家很是偏僻,周围人家也都稀稀拉拉的,没村中心那么集中。
宋幼林坐在自行车上,远远望过去,心中就知道这是他家。
他家院子很大,是用篱笆围成的。
院子里开了几畦地,种了时下的蔬菜瓜果。家里好几天没人在,菜地里不仅都是杂草,整个院子都绿意盎然。
宋幼林下了自行车,跟在郑春梅后面,进了院子。
郑春梅把自行车推进院子,想了想,舍不得在外面晒着,又推进了外屋。
宋幼林就在院子里观察他们家的房子。
整整齐齐的茅草垒成两边带坡的尖顶,顺着房顶坡下来,就是房檐,房檐下面是土房主体,墙上留了两扇窗,一个门。
门是浅灰色老式木头门,窗户也是用木条做的,上面镶嵌着玻璃。
他顺着木门走进去,能明显看到土房并不全是土,其中还掺杂了麦秆,给土色增添了一抹亮黄,也让土墙更加坚固。
土墙的厚度也跟他上辈子想象的不同,很厚,很解压。
就像看到巧克力块的感觉。
进去后,屋里虽然有点暗,但是特别凉爽。
外屋很大,有桌子有凳子,还有两个土灶,分别连通着两边的房间,应该是为了方便烧炕。
墙脚有个大水缸,用木头做的盖子盖着。
水缸旁边是个木头盆架。
盆架最上面有个小台面,放着两个搪瓷水杯,水杯里放着牙刷牙膏。小台面下面是一个横杆挂了两条用薄了的毛巾。
盆架的主要部位是一个圆形的框架,架着一个印着红花的搪瓷脸盆。
快到支架脚的位置还有一个框架,放着同样花色的脸盆,只是盆的边缘可能磕到过,有个黑色的圆点。
此时,他娘已经把自行车停到墙角,到东屋放东西。
记忆里,他住在西屋,他娘住在东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宋幼林进了自己房间。
房间里一个大炕占了屋子一半的面积。
炕上有个矮矮的炕柜,也是黑漆漆的,还带门,带抽屉。炕柜上面叠着被子,放着两个枕头。
炕对面挨着墙是个通头的木头大柜子,涂着黑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