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嫔妃们不甘心武媚娘之子李弘被立为太子,暗中联合前朝官员,在朝堂之上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一时间,朝堂之上争论不休,气氛紧张。
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大臣们率先站了出来,他神色凝重,拱手说道:“皇上,太子之位关乎国之根本,应慎重考虑,不宜过早定论啊。”
李治微微地皱起了他那如刀削般的眉头,目光凌厉地扫过眼前的一众大臣,然后沉声说道:“朕意已决,李弘乃是朕之长嫡子,自幼便聪慧异常、心地善良且宅心仁厚,如此优秀之子嗣继承大统又有何不妥之处?”
站在一旁的长孙无忌向前一步,躬身施礼后言辞恳切地回应道:“皇上啊,这立储一事关乎我大唐千秋万代,实非儿戏之举。虽说李弘皇子确实聪慧过人,但终究还是年岁尚小,其品性和真正的才能都尚未能完全展露出来呀!更何况,我大唐江山社稷为重,此等大事切不可轻率为之,还望皇上能够深思熟虑、再三思量啊!”
这时,另一位大臣也连忙附和着长孙无忌的话语,急切地说道:“长孙大人所言甚是,皇上明鉴呐!这太子之位应当选择最为贤德之人来担当才是正理,可眼下李弘皇子年纪尚轻,早早地就将其定为储君,只怕日后会生出诸多意想不到的变数来啊!”
听到这些话,李治原本就有些阴沉的脸色变得愈发难看了起来,他猛地一挥衣袖,大声呵斥道:“哼!朕的亲生儿子,朕自己心里自然清楚得很。难道说诸位大臣竟然对朕所做出的决定心存疑虑不成?”
这时,又有大臣站出来说道:“皇上息怒,臣等并非质疑皇上,只是为了大唐的长治久安着想。如今局势未明,过早立储,恐会引发其他皇子的不满和争斗,动摇国本啊。”
朝堂之下,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可如何是好,皇上似乎心意已决。”
“长孙大人都出面反对了,想必此事不会轻易了结。”
“唉,这后宫与前朝的牵扯,真是让人头疼。”
长孙无忌再次开口:“皇上,自古以来,立储之事皆需权衡各方。如今李弘皇子尚幼,还不足以担当如此重任。且其他皇子也各有长处,应当再观察一段时间,从长计议。”
李治反驳道:“难道要等到皇子们长大成人,再为这太子之位争斗不休,让朝廷陷入混乱吗?朕早立太子,正是为了避免日后的纷争。”
一位支持李治的大臣说道:“皇上高瞻远瞩,早立太子,可稳定朝局,让天下百姓安心。”
长孙无忌瞪了他一眼:“你等只知迎合圣意,却不顾大唐的未来!立储之事,关系到千秋万代,怎能如此草率!”
双方大臣各执一词,争论愈发激烈。
“李弘皇子出生即被立为太子,实在有失公允。其他皇子也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和品德,不应如此仓促决定。”
“这是皇上的决定,尔等莫要妄加揣测。皇上圣明,定有其考量。”
“但立储之事关乎重大,不可草率。应当综合考量各位皇子的能力和潜力,以确保选出最合适的继承人。”
李治拍案而起:“够了!朕立李弘为太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难道朕还不如你们清楚如何选择太子?朕是天子,这大唐的江山由朕做主!”
长孙无忌伏地请罪:“皇上息怒,臣等忠心耿耿,只为大唐江山。还望皇上能再斟酌一番。若立储不当,恐影响我大唐的昌盛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