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色的大门,三道横栏,象征“三分万物”,飞檐两边的灯笼随风飘荡,像是回应着满场的沉默。
“那些灯笼。”季心然拉了下诏时的衣袖,但被他瞪了一眼,乖乖地不敢再做声。
“没错,那些灯笼。”虽然声音很轻,但旁边的楚洋听见了,投来赞许的目光,“你们仔细看下那些灯笼。”
众人这才有人惊呼,发现了些奇怪的地方。
虽然灯笼都燃着,但里面的蜡烛颜色是不一样的。同一扇门,两只灯笼,左边是白蜡烛,右边是红蜡烛。
这发现震撼了许多人,甚至有人戴上了眼镜不住惊叹,连小小的灯笼也有这样的玄机。
“这又能说明什么?”拍照的艾美疑惑地望望,转向诏时,“难道不是因为店家红蜡烛没货了,所以随便放了几只白的……”
“当然不。”林轩辰尴尬地咳了声,阻止了这位校报的师妹,防止她在竞争对手远山大学的人面前继续丢人,“白蜡不是乱用的。那不是给活人准备的蜡烛。”
白色蜡烛,相当于“寿烛”,在民间有着亡者引路烛的说法。
据传白色蜡烛是冷芯、“冷心”的意思,正好符合亡者之魂没有温度的特点。亡魂接近冷心之烛,才不会被灼烧烫化,能放心降临跟随。
所以办丧事的时候,人们广泛使用白色蜡烛,守灵时灵台上摆放的也都是这种寿烛,供奉亡灵。
“我听闻过某处城中有奇异的寿货店,感兴趣的话你们也可以去看看那本传说。”林轩辰凭借听到的传说,终于找回了些自信,侃侃而谈,“所以白烛的灯笼,是为亡魂引路用的。”
“啊,我也听说过。”苏白烟在一边补充,“据说店主是个神秘的人,甚至传言能执掌善恶,但不是随便谁都可以见到,求他办事需要条件……对吗?”
大家的见闻都不像这位游走四方的民俗学者一样丰富,纷纷投来惊讶的目光。
“有时间带你们引荐。”苏白烟指了下灯笼,“那这灯笼,是为咱们准备……”
“对。”
诏时推开季心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走上最前,随意找了个大门,伸手拿下灯笼。
“阿时!”
季心然几乎要冲开人群跑过去,却看到诏时拎着两只灯笼,望了她一眼,神情古怪。
脸瞬间红了,季心然低下头,尴尬地被围观。
“居然能叫你‘阿时’?”楚洋难得地大为吃惊,望向诏时,“没想到你还有真人不露相的一面。什么时候下手的?”
“摘下灯笼并不会有危险。”诏时冷着脸,无视他的发言,“只是用来挑选‘生者’和‘亡者’的道具。”
亲眼所见,大家也纷纷望了眼,阿朗也走向九重门阵中央,试探着摘了两个下来。
见确实没危险,灯笼很快聚集到了一群人的手上。
总共十八只灯笼,怎么分配也是个问题。
生者引导亡者通过这九扇门,具体是要怎么通过?
“既然是‘万劫不复之人群’,想必是要一群人一起参与。”楚洋拎着一白一红的灯笼,仔细对比了下,“咱们只有十七人,需要外援。先走走看如何?”
“我来。”秦淮走过来,接过楚洋手里的红烛灯笼。
第一次尝试,大家随便分了分组,持生者灯笼的站在原地,而持亡者灯笼的九人则同时走向九个不同的黄泉之门。
九名“亡者”,站在黄泉之门下方,手里的灯笼像是忽然感受到什么,晃动起来。
一阵寒风似从遥远的天际吹来,在九人身边依次打转,又飞旋而去。
“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