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周院长的赞赏和“秃树”第118章周院长的赞赏和“秃树”
到了桂北县。
就见前方不远处,一大批人站在路旁等着他们。
侉子摩托车停下后,几人刚下车,一行人就快步来到了他们的跟前,领头的正是桂北县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的郭组长。
郭组长扫视了他们一眼,然后就把目光放到了王孟德的身上,他笑容满面的说道:“王孟德同志,辛苦了。”
说着上前紧紧的握着他的手。
在九月份刚来支援的时候,郭组长和他们所有人都见了一面,当时对王孟德印象就非常深刻,毕竟他的形象这么好,想不记住都难。
“郭组长。”王孟德也跟他打了一声招呼。
接着,郭组长又跟钱大勇和朱涛也握了握手,寒暄了几句后,他接着说道:
“天也不早了,咱们先回去,王孟德同志,你和我做一辆车,路上跟我简单的介绍一下,你们在文桥乡池塘村治疗的情况。”
上了车,王孟德于是把具体发生的情况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
包括是如何发现桂花和桂花枝条的作用,也没有进行隐瞒。
“这么说,这个药方,是你和一个一岁半的小女孩一起完成的,而且这个小女孩,还是伱们在小庙旁边捡到的。”
听了王孟德的介绍,郭组长一脸感慨的说道。
“是的,这个小女孩,现在被池塘村的一户人家收养,平时我也会带她玩,那天正巧她在我背上把带着桂花的枝条扔到了药锅里。
没想到,村里的病患服药后,居然又非常好的效果,于是我就是试了一下,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测试,现在可以确定,用它作为药引子,是治疗的关键。”
王孟德笑着说道。
“这可真是上。。。”
郭组长差点脱口而出说是上天保佑了,突然想到自己是一名d员,车上还有别人在,便连忙改变了话语:
“这可真是太好了,王孟德同志,你和那个小女孩一起,为国家立了大功。”
一路上,两个人一问一答,很快,就来到了桂北县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的办公地点。
下了车,一行人直接来到一间会议室里,此时,会议室中,已经坐着十几个人,大部分都是县里和支援来的知名大夫。
落座后,郭组长也不废话,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王孟德几个人和在座的大夫之后,然后便直接让他讲述一下过程。
王孟德也不客气,直接先把自己的五张药方拿了出来,然后又从钱大勇手里接过池塘村几十个病患的详细记录,递给旁边的人。
在众人传阅的时候,他也开始快速的讲述了一遍给几十个病患诊治的过程和情况。
能坐在这里的大夫,一个个水平能力都不会差,王梦德讲的大部分的地方,他们可谓是一点就透,一说就明,就算有的地方暂时没明白,和身旁的人交流两句,也就清楚了。
等王孟德说完后,他们也都看了一遍药方和病患的详细记录。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这五张药方,就算没有药引子桂花和枝条,也是一个好方子,治疗血吸虫病也肯定有效果,老夫是开不出来的。”
最前面的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捻着胡须佩服的说道。
章老是本县最知名的中医大夫,家里祖上三代都是当地的名医,可谓是中医世家。
“王孟德小友的名字,我此前就听说过,去年京城乙脑流行病,据说就是他找到的治疗方法。”靠后的位置,一位中年人也说道。
“没错,他还是中医名家蒲老的学生,可谓是深得蒲老的真传,广安门医院里也是排的上的大夫,已经独立坐诊了。”
另一位从京城来的大夫也附和道。
“从几十个病患的详细资料里就能看出,这几个药方的作用,恐怕会真的出乎我们的预料,有一点我没有弄明白,为什么加了桂花和桂花枝条作为药引子,就能有这么好的效果。”
一旁,其他的大夫不解的说道。
“咱们先别猜测了,我觉得还是按照这个药方,先找一部分病患试一试,反正这五个药方在我看来,比我的好很多。
至于弄清药方的原理,咱们以后有的是时间,现在疫情如火,每耽误一分钟,就有可能有病患死亡,先救人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