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你‐‐&ot;&ot;好了,你们是兄弟两人,不要再争吵了。&ot;军臣单于头更疼了,他虽然可以在马背上解决天下疆土纷争,却解决不了两个亲生儿子的纷争。&ot;单于,儿臣有心一洗雪耻,亲自带兵再次出征,还请单于成全兵权一事!&ot;于单丝毫不退让,咄咄逼人,并且提出更加大胆的请求。军臣单于一听,愣了愣,&ot;你要亲自带兵出征?&ot;章节目录卷四132金鳞岂非池中物(1)于单的面色变得严肃,&ot;是,单于,儿臣提议这么做,虽说我们战败,但目前七国因为叛乱缘故造心惶惶,经济萧条,我们虽然无法攻打长安,可我们转为攻占这些病伤城池还是绰绰有余,左贤王损伤士气在先,因此他没有资格再领兵作战。军臣单于闻言后摆手,&ot;大汉必然早已做好防备,我匈奴又损兵惨重,此時出征实为冒险。&ot;单于,您戎马一生,难道还不清楚作战人的心情吗?就是因为打了败仗,军营上下才会有共同的目标和敌人,如果此時收复大汉混乱的七国城池,右谷蠡王可将西部兵马调来先用,再加上左贤王手中的剩余兵马足可以够了。大汉绝对不会想到我们匈奴会突然再次进攻,对七国也未必会有重兵驻守,如此一来必将成就我匈奴统一中原的宏伟心愿。军臣单于一向是喜爱征战之人,而且一心想要攻占中原之地,听了于单的话后眉间多少开始泛起思量,良久后,看向了右谷蠡王,&ot;伊柯,你手下的兵马能有多少调度?&ot;回单于,约有五万人可调度。&ot;右谷蠡王回答军臣单于思量着点点头,&ot;左谷蠡王如果调度兵马也差不多会有五万人。&ot;说到这里,又看向赫连御舜,&ot;你手下还能调度多少兵马?匈奴兵权分别掌控在左贤王、左谷蠡王、右谷蠡王手中,二王子于单虽然被封为左贤王,但手中无兵马调度,这一直是他心中的结四王分别镇守四方,以左贤王赫连御舜马首是瞻,自然他掌控着整体兵马的调度,具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兵权,他的兵马自然也要比其他三人多出数倍来赫连御舜也察觉出军臣单于眉宇间的松动,匈奴从冒顿单于开始就从未将大汉放在眼里,如今他坐上单于之位,自当完成宏伟大愿才可甘心,想了想,淡声回答,&ot;回单于,儿臣可再调度兵马十万。&ot;说完这话,见单于的眉心微微一悦后蓦地转了话锋‐‐&ot;但是,儿臣不赞同此時发兵!&ot;于单一听顿時急了,当着军臣单于的面就直接指责了赫连御舜,&ot;左贤王,你是一定要跟我作对到底是吗?这个時候不发兵更待何時?你已经是败兵之将哪有资格还在这里指手画脚?你只需要乖乖交出兵权就可以了!&ot;&ot;单于‐‐&ot;赫连御舜懒得理会二王子的大呼小叫,看向军臣逐一分析道:&ot;春秋《左传》有云: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匈奴十万大军兵败,军营上下早已是大伤元气,如果此時再战,不但又要劳民伤财,更是要兵马再次长途劳顿,儿臣认为此時万万不可再出兵!&ot;军臣听了微微一蹙眉,&ot;但是我匈奴子民一向征战英勇,岂会因为一场败仗而丧失了士气?御舜,你一向最知我的心,怎么在这个時候反而泼了冷水?在征战这件事上,你一向最主张勇往直前不是吗?&ot;&ot;单于,儿臣也希望能够帮助您完成统一中原的愿望,可如今形势不利于我们,又何必再费周折?儿臣建议这段時间应养精蓄锐,等兵马充足再战也不迟。&ot;赫连御舜给出了一个最中肯的建议。&ot;我何尝想让士兵们长期劳顿呢?但如果在我毕生之年没有完成心愿,闭上眼都将无法面对祖先,御舜,我明白你调度兵马有勇有谋,但你阿弟说的也不无道理,七国叛乱刚刚平息,的确是最疏于防患的時候,我们此時再行攻打的确有胜算的把握。&ot;于单见军臣开始向着他说话,脸上忍不住得意起来。赫连御舜没有理会他的表情,而是重重一叹气,&ot;单于所言差异,据儿臣所知,目前大汉在匈奴大军还未赶回都城之時便整治七国纷乱状况,吴王的死造成了使得其他诸侯势力受到打击,大不如前,就在儿臣刚刚回到都城的時候,探子已经来报,景帝已下令收夺各个诸侯国的支郡,取消了诸侯国的自行任命官吏和征收赋税的特权,又将各个诸侯国的丞相改称为相,规定诸侯王不得治理民政,如今的七国形同汉郡,那里怎么会不受汉军驻扎呢?我们此時在发兵无疑是以卵击石,到時必然会溃不成军。&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