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三年(公元909年)五月,乙丑日的清晨,皇宫内殿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上,为这庄严的场合增添了几分温暖。朱温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身着华贵的龙袍,面容严肃而庄重。他轻轻抬手,示意身旁的侍从宣布今日的旨意。
“今日,朕特命宰臣及文武百官于此内殿举行宴会,共庆我大梁之盛世,愿诸位卿家齐心协力,共谋国是。”朱温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中,清晰而有力。
众臣闻言,纷纷起身行礼,口中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随即,宴会开始,乐声响起,舞姬翩翩起舞,美食佳肴源源不断地送上桌来,气氛热烈而融洽。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己卯日,朱温的车驾缓缓驶出皇宫,前往西京洛阳。一路上,旌旗招展,车马喧嚣,百姓们纷纷驻足观看,表达对朱温的敬仰和祝福。
抵达洛阳后,朱温并未停歇,于癸未日在崇勋殿再次设宴,宴请宰臣及四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宴会上,朱温与臣子们谈笑风生,共话国事,气氛热烈而和谐。己丑日,朱温再次在崇勋殿设宴,宴请对象依然是那些重要的臣子,足见朱温对他们的重视和信任。
同时,朱温还下令将宋州升格为宣武军节镇,并将亳州、辉州、颍州划为其属郡。这一举措无疑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大梁王朝的统治基础。
然而,就在大梁王朝看似一片繁荣之际,六月庚戌日,同州节度使刘知俊却突然占据本郡反叛。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惊了朝廷上下。朱温闻讯后,怒不可遏,立即下令剥夺刘知俊的官职和爵位,并征发各路军队,迅速进讨。
为了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朱温还发布了悬赏令:“凡能在军前立功、活捉刘知俊或其亲信的将士,朕将赐予丰厚的赏赐和官职!”这一命令如同一剂强心针,极大地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
辛亥日,朱温的车驾抵达蒲州、陕州,文武百官在新安县迎接。此时,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刘知俊的弟弟、内直右保胜指挥使刘知浣从洛阳逃至潼关,被右龙虎军的十将张温等二十二人擒获,并送至朱温行宫。
朱温闻讯大喜,立即下令对擒获刘知浣的将士进行奖赏。他亲自审阅了奖赏名单,详细分配了赏金和官职,确保每一位有功之臣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当月,刘知俊在重重围剿之下,不得不逃往凤翔,同州终于被平定。
七月乙丑日,朱温再次下令,为在行宫阵亡的将士提供棺木,并安排他们归乡。这一消息传出后,战士们无不深感悲痛,但同时也为朱温的仁德所感动。他们知道,无论生死,朱温都会记得他们的付出和牺牲。
丙寅日,朱温命令宰臣杨涉前往西都西安,在孟秋时节祭祀太庙。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朱温对先祖的敬仰和缅怀,也彰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
同时,朱温还下令对皇宫的守卫进行整肃。他改章善门为左、右银台门,原来的左、右银台门则改为左、右兴善门。这一举措不仅是为了方便管理,更是为了加强皇宫的安全防范。朱温还增派了控鹤指挥的官员守门,并规定诸司使和诸司各色人员必须在左、右银台门外下马,不得擅自进入门内。这一规定有效地防止了闲杂人等混入皇宫,确保了皇宫的安宁和秩序。
对于每日各道奉进的物品,朱温也进行了严格的管理。他命令客省使在千秋门外排当,由控鹤官抬至内门前,再由黄门殿直以下人员抬进。这一流程确保了物品的安全和准确送达,也防止了贪污和浪费的现象发生。同时,朱温还规定兴善门由长官负责关锁,不必每日开闭,进一步加强了皇宫的安全管理。
当日,朱温又下令加强皇墙大内的守卫,严格宫禁诸门的出入管理。这一举措无疑是对皇宫安全的又一次加固,确保了朱温和皇族成员的安全。
与此同时,朱温还进封了幽州节度使、河间郡王刘守光为燕王。这一封赏不仅是对刘守光功绩的肯定,也是对他忠诚于大梁王朝的表彰。这一举动无疑会激励更多的臣子为大梁王朝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然而,就在大梁王朝看似一片繁荣安定的时候,一个不祥的预兆却悄然降临。据《资治通鉴》记载,七月癸酉日,朱温从陕州出发,乙亥日抵达洛阳。然而,就在朱温抵达洛阳的当天,他却突然病倒了。
己丑日傍晚,寝殿的栋梁突然折断,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皇宫内外的人们都惊恐不已。次日早晨,朱温召集近臣和诸王查看栋梁折断的痕迹,他悲伤地说:“我几乎不能与你们再见了。”君臣相对而泣,久久不能自已。
这一变故让朱温深感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也让他更加珍惜与臣子们相处的时光。于是,他下令有司释放禁人,并从八月朔日开始减膳、进素食、禁屠宰、避正殿、修佛事,以祈求消灾避祸。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朱温的仁慈和宽厚,也彰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关爱。
此时,商州刺史李稠也弃郡西奔,本州将吏在无奈之下,只好让都牙校李玫暂时代理州事。这一变故虽然让朝廷上下感到震惊和不安,但在朱温的英明领导下,大梁王朝依然保持着稳定和发展。
喜欢旧五代史品读请大家收藏:()旧五代史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