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二龙三四十米开外的地方,有三条南方猎龙在平坦且开阔的花岗岩地带游荡,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走在最前面的一条红色脑袋的南方猎龙抬头在空气嗅闻,再平举脑袋闭眼思索一会儿,朝前方闪烁着不同亮度的红光的石柱林走去,临走前还回头朝正在原地四处张望的两条南方猎龙吼一声示意跟上。
两条南方猎龙在那条红头南方猎龙的带领下,来到一片由无数圆锥形巨型石柱组成的石林。石柱上镶嵌着许多闪烁着红光的水晶,无数闪耀的红光令三龙睁不开眼。
跟在红头南方猎龙后面的两条突然退后几步,并往左扭头望去,眼中流露摇摆不定的色彩,估计是想绕道去吃那群逃进熔流地带腹地的美甲龙,可领头的红头立即察觉并转身对着那两条龙发出几声愤怒的啸叫,可能在嘲讽它们的胆小。
经红头这么一骂,两条南方猎龙的目光变得坚毅起来,跟上率先进入石林的红头的步伐。
石林很大且地形复杂,有时能爬上小土丘,有时在斜坡上向下走,石柱与石柱的距离也各不相同,有的距离很窄,短得只能有一条龙通过;有的距离很宽,宽得甚至能让三条龙一起通过。
有时走着走着竟走到死胡同里,也就是夹在石林两边的花岗岩山,由喷发时产生而又迅速凝固的岩浆构成,颜色与石林相同,因此很容易走错。
三条南方猎龙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才摸索出走出石林的最佳道路,除开用气味搜索外,还有用每找到一个分叉口,就在附近石柱上抓出几道痕迹以作为路标,如此反复。当三龙看到面前只有零星几个石柱后,立即欣喜若狂地冲上前去。
只不过走在最后的一条南方猎龙因欣喜过头而不小心撞到一个石柱上,石柱顶部上一颗冒着红光且红光如心脏般规律跳动般闪烁的大水晶,在因被撞击而产生的抖动下,水晶竟径直掉落向那条南方猎龙。
南方猎龙刚撞在石柱上,正往后退几步并向前走时,大红晶落在它身上,令它闪了个趔趄,前面的同伴见它落后了就转身朝它吼了一声,示意跟上。
只不过这颗水晶在它不知情的情况下,粘在它后背上,自身闪烁微羽的红光同时,红光还侵入并沿着它背上的血管缓慢流向全身。
走出石林并踱过一条狭窄的石桥后,三龙走到一片不规则分布的黑色巨石面前,三龙突然小心翼翼地分开潜行。似乎前方有一群它们感兴趣的猎物。
在绕过一块块巨石后,三条南方猎龙躲在巨石旁边,谨慎地在巨石群尽头观察。
这是一群埃德蒙顿甲龙,体长6米~7米,身高约2米体重约3吨~4吨,属结节龙科,喜食低矮的蕨类植物。嘴部相当狭窄,所以它可能是一个挑食者,它会选择一些汁液最多的植物来吃。所以这群体色黝黑且胄甲之间透着红色条纹的埃德蒙顿甲龙吃的正是鲜美多汁又顽强的特化蕨菜。
这种特殊的蕨菜尽管只生长在火山环境中,但适应力极强,再板结的土壤都能破,温度再高也成了它迅速繁殖的契机,不过在也随着火山环境特化的埃德蒙顿甲龙面前,还是不够看,但也够埃德蒙顿甲龙吃了。
前面说埃德蒙顿甲龙爱吃蕨类植物,听起来好像埃德蒙顿甲龙生存能力不强,其实这群胖子除爱吃蕨类植物外,在旱季它们还会取食枯木上的树皮或者坚韧的灌木。一旦有肉食性恐龙想以它为食时,埃德蒙顿甲龙身体两侧以及肩上的尖刺就成为它最好的武器。
它们靠四条粗壮的腿行走,这四条腿足以支撑它宽阔、扁平的身体;有短短的脖子和末端尖细的尾巴;肩膀上的大刺,平滑的顶叶区域和相对细长的鼻孔;整个背部类似盔甲的真皮板由复杂交织的骨纤维组成,构成灵活、轻便且结实的结构。这些真皮板能起到了抵抗食肉动物的保护作用。
而且在这种熔流地带不知名因素的影响下,它们长满尖刺的尾巴会释放一种粉末,粉末既对动物裸露的皮肤有刺激性,让食肉动物感到自身奇痒无比,从而放弃逃命,还能受高温刺激而被点燃并爆炸,自身却在骨甲保护下平安无事。
之前南方猎龙曾去捕猎埃德蒙顿甲龙,结果因为那时地点太过靠于岩浆,最后有两条龙被炸死,一条龙逃回去后因身上的过敏反应而痛苦殒命。
所以红头眼中的目标不是埃德蒙顿甲龙,而是混在它们之中的美甲龙。
很多植食恐龙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并不排外,一般都和睦相处。美甲龙和埃德蒙顿甲龙尽管不是一个科的,但它们都长有骨甲和尖刺,相互之间很容易形成认同感,在蕨菜还很丰富的情况下是不会大打出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