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要知道,乡绅们能够在官府和乡村们做好中介和桥梁的作用,信用是很重要的。他们要想在宗族中保持崇高的地位,名誉很重要。所以,这十二位乡绅的最后一句话,是在用信用和名誉给赖正义做担保,杜凤治不得不掂量一下,不得不相信他们。
杜凤治下令:&ldo;把嫌犯梁宽带上堂来!&rdo;差役们把梁宽带了上来。他看到自己村里有头有脸的乡绅都在场,知道情况不好。十二位乡绅你一言我一语,和梁宽对质,说得梁宽头皮发麻,双脸赤红。他低着头,无话可说,但是又不甘心,他大喊道:&ldo;这些人都是赖正义花钱买来为他做证的,赖家给了他们每人三十两银子。&rdo;梁宽又突然指着一个乡绅说,&ldo;黄甲炳是赖正义的亲戚!&rdo;
乡绅们平时都是看重名誉、受人尊敬的人物,哪里受得了梁宽在大堂上这么指责。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ldo;难道我们都是赖正义的亲戚吗?&rdo;梁宽本来是想诬陷乡绅们,浑水摸鱼,想不到完全激怒了乡绅们。黄甲炳更是恭恭敬敬地向杜凤治作了一个揖,说:&ldo;我黄某是因为局绅黄贯槎奉大老爷您的手谕,写信让我出来做证的。我不是受赖家的委托出来做证。梁宽做了丧尽天良的事情,还敢诬陷我等收受赖正义的贿赂。请大老爷明察。&rdo;
杜凤治听完也非常生气,对梁宽说:&ldo;梁宽,你本来是原告,报案已经有好多天了,本来早就应该释放你了。之所以没有释放你,是因为外面议论纷纷,都说是你杀妻讹人;我不提审你,是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现在,众位乡绅为谭氏抱不平,出于正义来做证,你不但不认罪悔过,还敢在公堂之上诬陷众位乡绅,这是罪上加罪!&rdo;
杜凤治转身对衙役们说:&ldo;来呀,先给梁宽掌嘴二十,再吊上板凳熬供。&rdo;衙役们如狼似虎,三下五下就打了梁宽二十个大嘴巴,又把他吊起来打。梁宽痛得哇哇大叫,但就是不承认杀人。梁宽抽鸦片上瘾,整个人又黑又瘦,双腿细得像木棍一样,杜凤治怕一直这么打下去,把他给打死了就不好办了。杜凤治看梁宽死不认罪,就先下令把他押回牢房。十二位乡绅在证词上签字后也都告辞走了。
案子进展到这一步,杜凤治觉得基本情况都已经清楚了,缺少的就是证据和犯人的口供了,尤其是嫌犯梁宽的认罪供词。杜凤治还是用老办法:严刑逼供。此后,他多次提审了梁宽和梁求,可是这两个人打死都不说。最终还是乡绅帮忙,解决了此案的证据问题。
八月二十七日,局绅黄贯槎来到州衙,告诉杜凤治的看门人说:梁宽有一个本家,知道谭氏之死的实情,他说梁宽把谭氏砍死在自己新盖的厕屋里。梁宽怕地上的血迹被人看见,在上面堆积了牛粪,掩人耳目。因为梁宽兄弟在村子里势力很大,他的本家怕梁宽兄弟报复,不敢出面指证,只是暗中把这事告诉了乡绅。
杜凤治获得这一重要线索后,立刻派差役前往勘验,果然在梁家的厕屋地面发现了大摊血迹。这就证明,谭氏并非死在梁家所说的案发地,梁宽等人在撒谎。差役们勘查现场,村民们都被惊动了,纷纷说,不知道官府是怎么找到茅厕去的,官府真是神了!还有村里的妇女说,谭氏是在临死的时候,被梁宽拖到厕屋里的,凶杀发生的第一现场是在家里,可就是不知道具体是哪一间房屋。
这些证据已经可以证明梁宽有重大的杀人嫌疑了。杜凤治在八月二十八日又一次提审了梁宽。一开始,杜凤治就开门见山地说:&ldo;梁宽,到现在为止,你杀人是没有疑问的了。我提审你,唯一的目的就是要你的供状。如果你实话实说,或许还能留下一条命,否则,我就把你严刑拷打至死,就算是为你的妻子谭氏申冤了。&rdo;
梁宽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杜凤治又一次下令给梁宽吊板凳,梁宽咬紧牙关,抵死不认。一直吊到晚上,梁宽都没有供状,审讯无果而终。八月二十九日,九月初一、初二、初四,杜凤治又提审梁宽、梁求等人,从早上审问到夜晚,梁宽兄弟都不承认杀人,审讯毫无进展。
杜凤治为什么一定要梁宽的口供呢?而梁宽为什么能顶住严刑拷打,死不认罪呢?这就要从清朝的司法制度中寻找原因了。
清朝奉行的侦破逻辑是&ldo;有罪推定&rdo;。官府抓住了一个嫌疑人,就认为他是有罪的。官府所要做的,就是让他(她)承认自己有罪。在这个过程中,嫌疑人的口供是最重要的证据,人证、物证等其他形式的证据虽然也有一定作用,但和嫌疑人的口供相比,作用要小得多。
同时,清朝政治道德色彩浓重,讲究德治,实行德政,追求&ldo;以德服人&rdo;。罪犯虽然有错,但也不能仅凭冷冰冰的证据就证明他们杀人,就把他们推上断头台。清朝司法追求的是罪犯自身认识到自己的罪行,如实招供,这样,之后的司法判决才能服人。
综上所述,口供在清朝司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州县官员在侦破过程中,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套取嫌疑犯的口供上;上级官员在判决和审核的过程中,最看重的也是嫌疑犯的供状。对此,当官多年的杜凤治很有经验。他说:&ldo;公门事有一定规例,犯不认供,不能报解;即招解矣,臬台过堂,一经翻供,又须发回另讯。&rdo;意思是,只要犯人不招供,案子就不能上报;即便是犯人在基层官府招供了,到了省里复核的时候翻供,案子还是得发回基层衙门重审。所以,怎么让犯人招供而且不翻供,把案子做成铁案,是考验州县官员的一道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