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二传手三个冷
陈一鸣给小姐姐留下了手机号,说等电影上映时他会打电话,希望小姐姐能带着李老一起去看。
他心里堵得不想理人不想说话,出了干休所是一条3公里左右的支路,人车皆少,陈一鸣正好可以走一走。
李玉成今天对天马山战役的回忆,无疑给《1951》的拍摄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特别是他对最后一天战况的叙述,正是陈一鸣最希望了解的内容。
他讲得太详细了,详细到每个人的死亡,详细到陈一鸣不忍听下去。
听到最后,陈一鸣甚至开始自我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复刻那种非同一般的沉重,把李玉成当时的心情原原本本地传达给观众。
原来视死如归与早死早了,真的不过是一线之隔。
李玉成是冷静从容的,他从未浪掷生命,战斗到最后一刻,也还在想尽方法打击敌人、拖延时间。
但他也是看淡死亡的,违背作战原则的举动不是一次两次,没有牺牲只不过是他运气好。
陈一鸣尽可能地抛开主观感受,让自己回归导演的视角。
这时候他突然发现,如果他不做一丝一毫的改动,严格按照李老的讲述拍摄天马山主阵地最后一天的段落。
那9名战士的一举一动,居然没有哪怕一点点违和,剧情的发展是那样得自然而然和顺理成章。
这太古怪了。
同样的行为,他在以往的主旋律电影里不是没有看到过,却只能让他体验到浓重的文宣味道。
无论是副指导员给两个重伤员塞光荣弹。
还是几个行动困难的伤员搀扶着冲上火线。
亦或者老李几次三番暴露出大半个身体的“愚蠢”举动。
过去的他绝对会认为,电影主创又在“故作煽情”。
陈一鸣把自己抽离直面老李的沉郁氛围,再次在脑海里捋了一遍最后一天的战斗过程。
他不敢保证如果自己是轻伤员中的一个,能不能做出跟赵实他们一样的举动。
但他确实能够理解,赵实他们一定会跟在王李二人身后,毫不犹豫地冲出地洞。
哪怕明知道这次上去,必将一去不返。
作为一名导演,陈一鸣当然知道古怪的原因是什么。
按照拍电影的行话来说,就是“情绪到了戏就来了”。
演员、场景和剧情三者达成了某种化学反应,营造出了一个逻辑自洽的世界,让观众不由自主地陷入其中。
那么问题来了,李老是怎么把他拉进那种情绪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