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89高地出发,首先要涉渡白水河。
我们试验过,如果摄影师在水中行进跟拍,只靠斯坦尼康稳定性不够,所以需要架设两道跨河钩索,摄影师悬吊在钩索上跟随拍摄。
摄影师上威压也算是咱们一个创举,伏副导此刻正在魔影厂调试设备,据她的反馈问题不大。”
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看向屋里唯二的西洋面孔,保罗搞怪地摊手耸肩还做了个鬼脸。
他是一个身高接近一米九的壮汉,一脸彼得杰克逊式的络腮胡子。
1月份的晋北山区,中午时分的气温也在零下四五度,他只穿了一件薄羽绒服,里头更是只有一件白T恤。
头上戴着一顶洋基队的棒球帽,上身穿着一件摄影马夹,下身是一条户外多袋裤,裤脚掖在一双巨大的野战靴里。
全身上下,只有塞得鼓鼓囊囊的摄影师三件套,让别人不用担心他会被冻死。
他的助手是一个矮他半个头的精壮小伙子,他的反应就比较正常,听完小美的翻译立马变成了一张苦瓜脸。
就在这时,沙教授插进来说道,“陈导,既然电影里设定这条河在秋季枯水期可以涉渡,那么联合军就理应对之保持高度警戒。
这很容易推演,联合军24小时火力封锁白水河在天马山侧后的河段,阻断我军增援,说明他们对天马山势在必得。
这样一来,白水河下游470与589两高对峙的河段,也必定会被重点关注。
否则不仅470高地有得而复失的危险,还会让我军打通与天马山的联系,火力封锁的炮弹全都白打了。”
这回变成一张苦瓜脸的,换成陈一鸣了。
战史专家确实可以让电影更符合史实和更具合理性,但专家的较真劲儿也真让人吃不消。
沙教授的潜台词很明显,陈一鸣需要给过河这段戏上强度。
现在这套方案,传令二人组大白天湿湿脚就渡过河去,太过儿戏,会被军迷吐槽的。
陈一鸣只能再度向专家请教,“沙老师觉得,怎么设计过河才比较合理呢?”
“我只从军学原则的角度分析,至于怎么设计桥段,那是你们的事。
按照剧情设定,故事开始时,我军指挥所已经与对岸天马山阵地失联超过40小时。
而我军是有每日定时发收报制度的,前方单位一般选择天黑之后半夜之前给后方发报,这样团部收报之后逐级上报,可以保证高级指挥员在天亮之前掌握前一日的战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