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意义上讲,华国电影人属于时代大潮的搭车人,先是躺平,再是躺赢,本身实在没什么可骄傲的。
看看2009年的票房总榜,过亿的电影一共16部,其中国产电影9部,平均下来,一个月都摊不上1部。
陈一鸣以前总结过,中等制作的院线电影,其保本红线就是票房过亿,低于这个数字的,基本上就只是赚个名声。
全年500部电影,回报率能跑赢通胀的只有2%,这种投资谁做谁就是疯子。
当然,也有可能是顶级的聪明人,这个懂的都懂,反正陈一鸣不懂。
在投资风险高企不下的情况下,资本出于避险的本能,会向更安全的高处集中。
在电影行业,价值高地自然就是头部那一小撮导演和演员。
仅就2010前后的那段时间而言,这一小撮就是国师、钢炮、诗人、葛大爷再加上半个姜麻匪,以及港城那一票老牌导演和明星。
这就是处于产业中游的院线,所面临的尴尬处境。
向上游渗透,制作的头部资源过于集中,他们搭不上。
向下游拓展,万达为首的资本大鳄疯狂扩张,他们刚不过。
唯一的出路,就是往死里内卷,让自身的扩张速度跑赢整个行业的平均增速,让自己身后的牺牲品越多越好。
然而这一策略很快也遭了当头棒喝,省际行政壁垒竖在那里,房子盖遍全国的万达都无可奈何,行业集中度在五成上下来回拉锯,再也推进不下去了。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互联网巨佬们碾压入场,让整个电影圈都成了他们的打工人。
制片方具有相对独立的生产力,不是现阶段的大数据和AI可以完全取代的,因此尚可苟延残喘赚个辛苦钱。
院线和影院彻底成了时代的眼泪,被互联网资本和订票APP两头围堵,拿捏得欲仙欲死。
本时空华国的电影行业,其实比前世更艰难。
不去分析那些深层次的原因,只要看看去年的行业数据就知道了。
《魔都假日》最终票房1。6亿,排在全榜第八、国产第五。
这个成绩拿到前世,可以排在同年度的全榜第九、国产第六。
这就表明,两个时空头部电影的品质和成绩,其实相差并不大。
然而再看全年票房数据,本时空只有52亿,少了整整1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