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热点新闻组比社会新闻要热俏得多,吴霁心所在的社会新闻组美名其曰“社会新闻”,实则大多是冷饭热炒,不是发掘边缘人物故事就是做民意调查,阅读转发量惨不忍睹。而热点新闻组可有意思多了,跟的都是当下的实时热点,什么火写什么,各类数据长居榜首。
主动申请接热点组的活,怎么看都是野心勃勃的上位,但黄西玲就是欣赏这股冲劲,她除了提醒吴霁心本职还在原组,没多说什么就爽快的批了他的申请。
十一月底的北京已经初见寒冬的气息,杂志社门前有几棵不知道是什么品种的树,风一吹,枯黄的叶子就像落下的命运一样簌簌地掉下来,砸在地上死了。
吴霁心一个人走在下班路上,脚下踩着没来得及清扫的落叶,这些死了的叶子,受尽凌辱般躺在地上,每被人踩一脚,就要发出嘎吱嘎吱的刺耳呐喊。他忍不住裹紧了围巾,有种踩在风暴中心的错觉。
第34章
吴霁心今天没有搂着林頔睡,他等到身边人的呼吸变得均匀绵长后轻手轻脚下了地,在客厅打开了电脑,谨慎地关闭wifi,用手机热点把整理好的研究所信息发到了张宁的邮箱。
很多细节他已经记不清了,但最重要的各个课题的名字负责人他勉强能回忆起来。吴霁心闭着眼睛,逼迫自己回想一年前的场景,第一天去实验所时和他一起的那批学生分别去了哪些组,实验室里有哪些东西,连着人的仪器究竟是探测什么的。
他想的精疲力尽,最后只在邮件里写了自己可以确定的几个名字和模糊的细节。当然,他把和林頔相关的一切内容都隐去了。
做完这一系列事,吴霁心已经冒了一身冷汗,他去卫生间冲了个凉才回到卧室躺下。卧室里的林頔看起来很不安,五官紧绷着,身子蜷成一团。吴霁心慢慢地爬上床,把蜷缩的林頔搂到了怀里,怀里的人半梦半醒的哼了几句,可能因为感受到了热源,安心的睡了。
他这封邮件可把张宁难倒了,张宁看着这些奇奇怪怪的名字,严重怀疑是吴霁心自己随口起的。接触组是什么?睡觉组又是什么?也是多亏了他多年的记者素养,面对这碎的像饼干渣一样的信息,竟然还能提炼出一个故事的梗概。他熬着夜,把这些信息仔细梳理了几遍,在黑夜里打出了一个底稿。
第二天一大早,张宁就搬着自己的电脑去吴霁心那里找他算账了。
“你写的那些组名是你自己瞎起的吧。”
吴霁心一讪,“都一年了,我能记得这些不错了。”
张宁被他气得无计可施,掀开电脑屏幕,“人脸你总记得吧?我们去官网上一个个对照指认。”
研究所的官网上有所有课题组的信息,张宁打开那一排列表,每个项目负责人的照片明晃晃挂在课题组的后面。
“石泽和徐凉,所有非法实验都在这两个人的辐射范围。”吴霁心指着管理人员那一栏,给张宁解释:“我们当时是被徐凉带过去的,他好像很久没有实质性的研究了,他的工作看起来更偏向管理类。石泽出现得次数不多,只有在实验出事故和开会的时候才会出现,我猜测他比徐凉的权限要大。”
张宁看起来比吴霁心这个受害者还愤懑,指着屏幕上石泽的脸愤愤:“他们研究所能把消息捂得这么严多亏这老狐狸,当时那么多家新闻社愣是一句采访都没撬到!”
“当时连内部人员都被限制出入研究所了,撬不到是正常的。”
张宁这人看起来像个邋遢的社交障碍者,熟起来以后倒是情感丰富生龙活虎,他对着石泽那张称得上隽秀的照片哼了一声,很快转移了话题。
他俩在官网上一个个对照,很快把涉及非法实验的研究员基本都确定了。
“那你还能记得起当时负责你的人吗?”张宁迅速打开一个新文档,整理着这几个人的履历。
这问题让吴霁心瞬间头皮一阵发麻,他岂止记得,就在昨天他们还同床共枕。但他当然不能说,摇头对张宁撒了个谎,“我只能确定石泽和徐凉两个主要负责人,其他研究员经常变动,记不清具体有哪些人。”
张宁表示理解,经历过这样的事之后谁还能冷静自持一字不差地把经过描述一遍?他把吴霁心打发去接咖啡,对着屏幕兀自琢磨起来。
吴霁心接了两杯咖啡,回来却发现张宁表情翻了篇,刚刚生龙活虎的劲一扫而光,此时正盯着官网页面眉头紧皱。
“怎么了?”吴霁心把温的那杯递给张宁,自己攥着热咖啡喝了一口。
“太奇怪了。”张宁指了指屏幕上昼夜节律那组,百思不得其解地说:“这个组怎么看都像是最有可能做非法实验的,真的没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