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锦家的卤菜铺也是。
青山大壮四个伙计晚上打烊时,看着没卖完的四五斤卤羊肉和几斤卤豆制品,心里都有点不得劲。
昨天卖了三只羊,上百只鸡鸭,今天却连两只羊都没卖完。
而且连平时最好卖的卤豆干之类的豆制品居然也有剩的。
得跟东家娘子说,明天不能卤这么多的羊肉和豆制品了。
似锦早就有心理准备,每天都像开业那天挣那么多钱是不可能的,因此能坦然接受生意重重往下掉了一大格。
可是没想到,生意一路下滑,不到六天,就已经跌破到每天只能卖一只羊,一二十只鸡鸭的地步,而且卤豆制品和摆摊时一样每天只能卖三四十斤。
似锦有些不能接受,如果每天只卖这么多的量,那还不如在集市上摆摊。
在集市上摆摊,每天卖这么大的量,上午就可以卖完,而且只用大壮一人就能搞定。
可现在安排了四个伙计,仍然卖这么多,就太不划算了。
而她推出的新品种卤鸡心卤鸡肝,和卤鸡肠,卤鸭肠,以及卤鸡脚和卤鸭脚。
除了卤鸡心和卤鸡肝好卖,其他的买的人很少。
只能在酉时打折时以超低价卖掉,或是拿些回来似锦夫妻自己吃。
卤鸡肠卤鸭肠以及卤鸡脚卤鸭脚卖的不好,是因为人们还不习惯吃这几种食材。
等到顾客慢慢接受了这几种食材,就会觉得好吃,买的人也就会多起来。
可是其他的卤菜销量上不去,原因在哪里?
似锦只要有空就去铺子转悠,找原因。
好像主要原因来自于对面的史记卤菜铺。
人家已经是老字号的卤菜铺了,在荷花镇享有一定的盛誉,顾客多,名气大,自家的卤菜铺目前跟他完全无法抗衡。
似锦委托族长去史记卤菜铺买了不同种类的卤菜回来尝了尝,和她的卤菜比起来味道差远了。
美食也是不断发展的,这个朝代的卤菜配方没她的好,这很正常。
明明自己的卤菜甩吏记卤菜铺的卤菜好几条街,可就是干不过史记卤菜铺,应该是史记卤菜铺的品牌效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旦做出了品牌,同类商品在品牌面前竞争力都是很弱的。
当然,也有后起之秀。
这些后起之秀也是用了不少营销手段的,似锦后世又不是没见过。
哪怕同类非品牌商品质量价格完胜品牌,只要消费者不认可,就很难出头。
似锦相信自己的卤菜铺有一天会超越史记卤菜铺,可是那需要漫长的时间去积攒人气,而她不想等待,那就要想办法营销了。
可是该怎么营销呢?
似锦把自己的烦恼说给良笙听。
良笙给出的建议是:既然你的肉类来源好,那就要展示给顾客看。
你的卤菜比对手香,那就要让顾客真真切切的感受到。
似锦听从他的建议,把店堂用一排柜子一分为二,前面仍然卖卤菜,后面当厨房用,在里面摆几只烧炭的炉子卤菜。
食材在卤制时,香气浓郁,比在作坊里卤制好了摆在柜台上要香多了。
有不少食客闻到卤菜香气,忍不住进店买上四五十文的卤菜,尝个味,尝得好,自然还来。
似锦的卤菜铺又正好是这条街的开头第一家,可以在天井的侧面开个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