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口腔正畸学A卷 > 第一节(第1页)

第一节(第1页)

学习目标

1。掌握错{牙合}畸形的概念及其危害性;个别正常{牙合}及理想正常{牙合}的概念;错{牙合}畸形的矫治目标。

2。熟悉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

3。了解口腔正畸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国内外口腔正畸学的发展简况。

口腔正畸学(orthodontics)是研究错{牙合}畸形(malocclusion)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分析、预防和治疗的一门科学。它是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错{牙合}畸形的形成是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或后天因素如遗传、疾病、替牙期异常、口腔不良习惯等导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如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间{牙合}关系异常、颌骨的大小形态位置异常。这些异常的机制是牙量与骨量、牙齿与颌骨、上下牙弓、上下颌骨、颌骨与颅面之间的不协调。世界卫生组织(who)把错{牙合}畸形定为“牙面异常”。

错{牙合}畸形的界定须基于一定的标准。理想正常{牙合}是angle提出来的,即: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十分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牙合}关系非常理想。事实上这种理想状态是非常少见的,以个别正常{牙合}为标准比较合乎实际。即凡轻微的错{牙合}畸形,对于口腔生理功能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牙合}范畴。这种正常范畴内的个体{牙合},彼此之间又有所不同,故称之为个别正常{牙合}。

错{牙合}畸形是现代人中较为常见的口腔疾病,亦是口腔三大疾病(龋齿、牙周病和错{牙合}畸形)之一,呈现出较高的患病率。国内外关于错{牙合}畸形患病率的报告差异甚大,这与各地区之间种族、地理环境、经济条件、饮食习惯等不同有较大关系,也可能是采用的调查标准不统一所致。1956~1960年,在我国成都、西安、北京、上海四个城市,虽选用以个别正常{牙合}为标准,但因无统一的内容,调查统计结果为29。33%~48。87%不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另有几个城市(如天津、福州、广州等)报告的患病率为39。91%~53。06%。2000年傅民魁等以个别正常{牙合}为标准,对全国范围内的25392人进行了调查,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为67。82%,呈上升趋势。1955年北京医学院口腔系毛燮均教授等以理想正常{牙合}为标准,调查统计其患病率为91。20%。国外各国报告的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在28%~90%之间。

错{牙合}畸形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局部的危害除了直接影响容貌外观、口腔健康、口腔功能外,还可影响{牙合}颌面生长发育;全身性危害如错{牙合}畸形导致咀嚼功能降低,直接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进而影响到全身健康;另外,面容面貌在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某些患者因为错{牙合}畸形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甚至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

对错{牙合}畸形应早发现、早预防、早矫治。防治的良好时机是儿童时期,特别是婴幼儿时期的防治。

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可分为预防性矫治、错{牙合}畸形发生早期的阻断矫治、一般矫治和外科矫治。预防性矫治是指在错{牙合}畸形发生之前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消除各种可能造成错{牙合}畸形的因素,以避免错{牙合}畸形的发生;阻断矫治是指在错{牙合}畸形发生的早期,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早期矫治,阻断错{牙合}畸形向严重发展,将{牙合}颌面的发育导向正常;一般矫治是口腔正畸矫治中最多见的,根据不同牙颌面畸形而选用不同类型的矫治器。常用的矫正器类型有活动矫治器、固定矫治器和功能性矫治器;外科矫治一般用于严重的骨源性错{牙合}畸形,通常须由正畸科和颌面外科的医师合作完成,以保证颅颌面畸形及{牙合}关系均能得到良好的矫治效果。

对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标准,经历了从追求“理想正常{牙合}”到以“以个别正常{牙合}”为标准的认识过程。口腔正畸学发展的早期,angle于1897年提出要建立口腔与面部的良好协调关系必须保存全副牙齿,将所有的牙齿都移到正常{牙合}的位置上。他认为,通过扩大牙弓而获得的正常{牙合}关系和功能,可刺激牙槽基骨增长而适应变大了的牙弓。但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扩大了的牙弓并不稳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复发而导致矫治失败。经过不断探索,tweed医生和begg医生提出了拔牙矫治观念。拔牙矫治,虽使患者的牙齿数目少于正常{牙合}牙数,但通过减数维持了牙弓、颌骨和肌肉之间的生理平衡,获得了较稳定的矫正效果。因此,对于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标准应该是个别正常{牙合},而不是理想正常{牙合}。实际上现代人类中只有极少数人其{牙合}的发育接近理想正常{牙合},而绝大多数正常{牙合}个体均以个别正常{牙合}的形式存在,这符合生物变异的客观规律。

错{牙合}畸形的矫治目标是平衡(harmony)、稳定(stable)和美观(aesthetic)。

平衡是指错{牙合}畸形经过正畸治疗后,牙、颌、颅面间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协调关系达到新的平衡:1上下牙弓形态正常,牙齿排列整齐;2上下前牙、后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磨牙关系中性;3上下牙弓间有正常的{牙合}接触关系;4牙弓、颌骨、颅面间关系协调。经过矫治的这种协调平衡关系应该是稳定的,而不致出现复发。稳定的治疗结果与错{牙合}畸形的诊断、矫治设计、矫治技术的正确运用及矫治后的保持都有着密切关系。矫治后的口腔相关组织、颞下颌关节等应健康,并要获得良好的口颌系统功能。正畸治疗的另一重要目标是美观,通过正畸而改善容貌,常常是患者最主要的治疗目标。错{牙合}畸形的矫治目标平衡、稳定和美观三者必须是有机的结合,缺一不可。

口腔正畸学与一般医学基础、生物学、口腔临床医学、生物力学、口腔美学、材料学及材料力学等学科有着广泛而密切的关系。随着计算机技术大量进入口腔正畸领域,对错{牙合}畸形的机制、诊断分析、矫治设计、预后预测等有了更科学、更系统的研究。口腔正畸医生只有充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和学科知识,并具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才能对各类错{牙合}畸形做出正确的诊断分析,制订出合理的矫治计划,并取得理想的矫治效果。

人们对错{牙合}畸形的认识和矫治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早在公元前460~公元前377年,古希腊的hippocrates论述了牙颌颅面畸形。约在公元1世纪,罗马celsus教导人们用手指推牙矫正错位牙,可视为最原始的矫治技术。1728年法国医师fauchard开始采用简单的机械性矫治器治疗错位牙。1771年英国lfunter出版了第一部含有口腔正畸学科内容的书籍。1808年catalan开始用斜面导板矫正下颌后缩畸形。1836~1858年kneisel、ware及kingsley等分别发表了使用活动矫治器的论文。angle于1899年提出了错{牙合}畸形分类法,他先后于1907、1912、1915年提出了e型弓、钉管弓、带状弓等矫治技术,直至1928年发表了有关方丝弓矫治技术,为近代口腔正畸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确定了固定矫治器的矫治体系。但是,angle医生的矫治理论只强调牙列关系,常常忽视甚至牺牲面部比例和美观。他所提出的牙弓决定基骨的理论,即强调保存全副牙齿,以扩大牙弓而使基骨适应的方法,经他的学生多年实践后发现,8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复发情况。1940年tweed对angle矫治理论加以改进,提出了拔牙矫治观念,诞生了tweed矫治技术。1956年澳大利亚的begg医生提出了以差动力为理论基础的begg细丝弓矫正技术。20世纪70年代andrews医生改良方丝弓矫正器,发表了预成序列弯曲方丝弓矫正技术(即直丝弓矫正技术),现已成为目前正畸临床固定矫治技术中主要使用的矫治器。1982年出现了舌侧矫治技术。近年来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也在临床开始应用。

在固定矫治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欧洲有学者则从生物学角度出发,提出了以口腔肌肉的功能作为矫治力来源的功能性矫正器。1936年挪威的andresen和houpl提出activator功能矫正器,1950年baiters发明bionator矫正器以及1960年德国frankel设计功能矫治器。功能性矫治器目前已成为错{牙合}畸形矫治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口腔正畸学的发展始于新中国成立后。毛燮均、陈华、席应忠和罗宗赉等教授是我国口腔正畸学科的奠基人,他们为国内正畸学科的建设、发展,矫治技术临床应用和专业人才的培养等作出了杰出贡献。毛燮均教授还提出了以症状、机制、矫治原则三结合的分类法。在临床矫正技术的应用方面,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我国广泛应用的是活动矫治技术,因而在活动矫治器治疗各类错{牙合}畸形上取得了一定经验。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大量国际上先进的正畸理论和技术被引进,如方丝弓矫治技术、细丝弓矫治技术、功能矫治技术逐渐在国内广泛开展起来。引进技术的同时,我们在技术推广、临床应用以及材料、正畸器具的国产化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我国正畸学科的理论研究、矫治技术及器材生产等方面正逐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廖建宏)

思考题

1。什么是错{牙合}畸形?

2。理想正常{牙合}与个别正常{牙合}有何不同?

3。错{牙合}畸形有哪些危害性?

4。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有哪些?

5。错{牙合}畸形矫治的标准和目标是什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