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嘎嗄,咕咕咕,嘎嘎嘎,咕咕咕,机关枪扇子面的横扫过来,打倒了愤怒的人们;人们在枪弹横飞的时候,还继续地呐喊,继续地高呼:&ldo;八路军会给报仇!&rdo;&ldo;胜利是我们的!&rdo;……
人们都屏住呼吸,鼓着眼睛静听着。河套大伯说到这里停止了。
&ldo;怎么?都死啦?&rdo;贾正还想从赵大伯的嘴里,找出一线希望。
&ldo;是呀!都死啦!男女一百六十七口,都是老实巴脚的庄稼人哪。&rdo;河套大伯摇摇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ldo;事后,抗日政府领着咱村的人去敛尸首,我也去啦。人哪,横躺竖卧地摆了一大片,又是刚下过雨,雨水和血水,掺合到一起朝唐河里流。人人的身上都打得像个筛子底,挨个三枪两枪的太少了。有个不满周岁的白胖大小子,还噙着他娘的奶头就死了,看样,娘俩像是挨了一个枪子。听说,那个胖小子,就是韦长庚的孙子‐‐盼儿。唉!那个惨劲,石头人见了也得掉眼泪。&rdo;
&ldo;哎!韦长庚怎么逃出来啦?&rdo;提到他孙子,魏强想起了韦长庚。
&ldo;哪里!他要在里边,还能闯过这一关?他是沾了看闺女的光啦。他们大姑太太病啦,头天傍黑子才知道。他老伴忙打点了些东西,让他黑灯瞎火地送到韦各庄,那天晚上他宿在闺女家,才脱过这个祸。赶他回来一看,房子烧得剩下个空壳壳,人死了个净,他心里一急,就得了个疯疯癫癫的病,早先,不吃东西,光干嚎;以后,吃东西啦,还是傻傻茶茶的。有时上来劲,还嚷叫。刚才就是劲儿又上来了。&rdo;
&ldo;他生活怎么办?&rdo;
&ldo;大儿子韦青云在咱们队伍上,前年,调到热河开辟新地区去了。眼下,剩他一个人,就让他跟他的一个堂叔伯侄儿在一起过。一切生活费用都由抗日政府供给。&rdo;
&ldo;他侄家里还有人?&rdo;
&ldo;唉!跟他一样,是东王庄的村干部,就是沾了钻蛤蚂蹲的光,闹个死里逃生。&rdo;
&ldo;记住这笔血债!&rdo;刘文彬愤愤地接着河套大伯的话碴开了腔。
啪!啪!街里忽然传来两下焦脆的枪声。跟着,又啪啪啪连响几下。
魏强拤灭了烟,命令人们:&ldo;马上收拾好,准备战斗。&rdo;咕咚!咕咚!街上传来一阵急剧的脚步声。贾正拽出刺刀,喀嚓安在枪上;常景春脱掉歪把子的枪衣,将枪背带朝脖子上一套,机枪夹在自己的腋下;队员们各自握紧了武器。
&ldo;你们准备着,我看看去!&rdo;河套大伯手掌挡着嘴,低声地说了句话,像阵风似的走了出去。
第五章
一
魏强两眼送走河套大伯的背影,心里像猜谜似的翻来复去的判断眼前的情况:&ldo;是敌人瞎串游呢,还是发觉了我们?既然发觉了,怎么不照直地奔这儿来,四面包围、上房压顶、堵门呢?要是瞎串游,怎么又叮咣地乱放枪?怎么街上的人咕咚咕咚地乱跑?&rdo;弄不清敌情的指挥员,就像夜盲眼半宿走在荒原上那样别扭、不好受。
刘文彬也觉得情况来得太突然。他紧蹙双眉地瞥了魏强一眼。
&ldo;走,院里听听去!&rdo;魏强朝刘文彬打了个招呼。
两人跳下炕,脚前脚后地朝二门走去。
魏强一条腿刚迈出门槛,啪!又是一枪;子弹,吱溜一声在他们头上掠过。
他俩想出去,不能;不出去,心里又急得直窜火,只好背靠墙站在院里,等待着报告。可是报告却迟迟不来。魏强扬脸望望天,日头高高地悬在东南上,快晌午了。他回头看下刘文彬,刘文彬左手抄在右手的袖筒里;右手伸在左胳膊底下,攥紧夹在胳肢窝里的那支枪,不眨眼地望着关闭的两扇黑大门。
这时,街上寂静得叫人心里发烦。魏强紧锁眉头,烦得直搓手心。
大门吱吜一响,他俩像两只猫,嗖嗖钻进柴草屋。噔噔噔,音响不大、非常急促的脚步声由远而近地传来。魏强轻轻掀开谷草帘子一看,原来是河套大娘,她端着个盛棉花布絮的小筐箩走了进来。他俩急忙迎了上去。
&ldo;怎么回事?大娘。&rdo;魏强压低嗓子问。
&ldo;你们没有听见枪响?畜牲们又来啦!&rdo;大娘的神情非常紧张。
&ldo;来多少?&rdo;
&ldo;不知道。&rdo;
&ldo;是鬼子还是警备队?&rdo;
&ldo;摸不清。&rdo;
&ldo;他们哪儿下来的?&rdo;
&ldo;谁知道啊!&rdo;
魏强问得急,大娘答得紧。魏强连着来了个三问,大娘回了个三不知,急得他直劲地抓脑瓜皮。他不时望着大门,还盼望有个人挤进来。沉默一会儿,魏强又问:&ldo;大娘,他们从哪边进的村?&rdo;
&ldo;听说,进的北口。&rdo;
魏强听过,心又提揪上来。根据以往的规律,凡是进西王庄村北口的敌人,多半是从保定来的,结合刚才焦脆的枪声,极大的可能是鬼子。刘文彬也觉得情况有些严重,忙问:&ldo;大伯呢?&rdo;
&ldo;他到街上听风声去啦。&rdo;
&ldo;大娘,你老人家还是在门口给看着点吧。&rdo;
&ldo;咳,我这就去。&rdo;大娘从屋里忙又拿了把棉花絮,&ldo;我告诉你们,门口上有群鸡,要是畜牲们来了,我就大声地吆喝鸡,你们忙安排。&rdo;她说完又快步地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