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醒思考片刻很快给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这得益于他这段时间的努力,除了把系统里的技术消化干净之外,还阅读了大量跟导弹相关的专业知识。
至于导弹具体的参数,刘醒从3级机械里兑换出一台名为“归墟”的超级电脑供给刘一他们来进行计算优化。
这台超级电脑和他在新闻上看过的那些占据了整个房间的大家伙不同,归墟的体积也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鞋柜。
但它可以为刘醒提供超过100万teraflops(万亿次浮点运算)单位的算力。
甚至超过了人类目前排名前五的超级计算机的算力总和。
刘一按照刘醒所说一通操作,一副全新的导弹结构图逐渐呈现于归墟的屏幕上。
“弹体再加一节推进器,让它拥有潜射能力。”
“燃室这里改动一下,让其可以回收逸散的能量。”
“顺磁体的质量再加一点…”
刘醒和刘一在电脑前调整了半天,直到归墟上显示模型可行,才敲下了确认按键。
数据将会直接传输到连接电脑的仿生机床上,实现一体化铸造和装配。
半天过去,三枚海蓝色导弹出现在两人面前。
根据机床电脑显示的数据,新导弹全长1。2米,弹体直径10厘米,重约11。9公斤。
刘醒抓起其中的一枚,发现导弹的入手重量比想象中还要轻,即使是女子也能够轻松搬运。
“走,我们出去实测一下。”
黑夜之中,两道人影悄悄地来到海边。
身后不远处的工地灯火通明。
大洋机械厂的资金到位又快又足,建筑队的工人也是充满了动力。
甚至连总工头都直接住到了工地上。
目前只是制造出了导弹,并没有合适的发射平台,刘醒打算先借助夜刃号来进行测试。
随着系统的升级,夜刃号也解锁了更多的模块。
其中有一个叫做智能弹舱的,能够投放多种规格的飞行器或者潜航器。
夜刃号在深海穿行,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目标。
雷达显示,附近3海里处有一艘沉船的残骸。
导弹在上船以后就第一时间装填进智能弹舱,刘醒稍稍瞄准了一下,按下了发射按钮。
从驾驶室内可以看到,海水中瞬时间出现了一道白线。
那是导弹喷射出的尾流。
它拥有跟023一样的超空泡技术,而且由于发动机推力更大,本身体型更轻巧。
在水中的速度比023还要快出一大截,最高可以达到480节小时的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