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墨云再启程,路途风景各不同。
风雨忽来寻避处,善心救人显真情。
济公禅师和林渊与苏墨云告别之后,继续踏上了前行的道路。他们走了三天三夜,一路上风景如画。
路旁的田野里,金黄色的麦浪随风翻滚,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青葱的树木像是给山峰披上了一件绿色的披风。天空中白云朵朵,像一样飘浮着。
小溪潺潺流淌,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弋。溪边的野花五彩斑斓,散发出阵阵芬芳,引得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然而,突然之间,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
林渊和济公禅师赶紧跑呀跑呀,跑到一个山洞里躲雨。
这雨一下就是一天一夜,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雨水越来越大,汇聚成洪流,淹没了整个村子。
林渊和济公禅师在山洞中看到这一幕,心急如焚。
济公禅师说道:“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村民受苦,得去救人!”
林渊点头道:“禅师所言极是,我们赶紧行动!”
他们四处寻找,发现了一艘小船。两人坐上船,开始展开救援。
他们大声呼喊:“有人吗?我们来救你们!”
顺着微弱的呼救声,他们发现了一位老人被困在屋顶上。济公禅师施展法力,将老人带到了船上。
接着,又救起了抱着树干瑟瑟发抖的孩子,被困在屋内的妇女等等。
经过十天十夜的不懈努力,村民们终于都被救了上来。
他们在这个高的山峰上安定下来,一起做饭。有的包饺子,有的煮面条,大家边做边谈,气氛温馨。
一个名叫李福的村民说道:“多亏了二位,我们才能活命,真是感激不尽。”
他们非常感谢济公禅师和林渊,济公禅师微笑着回答:“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
这时,另一个村民王顺问道:“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灾难呢?”
济公禅师回答道:“世间万物皆有因果。这灾难或许是大自然的警示,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我们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对德行的忽视,都可能招致灾祸。但只要我们能从灾难中吸取教训,改过迁善,重建家园,未来仍充满希望。”
村民们纷纷点头,陷入沉思。
林渊接着说道:“是啊,我们以后要更加敬畏自然,与人为善,多做善事,积累福德。”
又过了十几天,大水终于缓缓退去。
林渊和济公禅师决定帮助村民重建村庄。
他们首先对村庄进行了重新规划。街道变得更加宽敞笔直,房屋排列整齐有序。房屋采用了坚固的木材和石料建造,屋顶铺上了崭新的瓦片,墙壁粉刷得洁白如雪。
在村庄的中心,他们建起了一座庄严的佛塔。佛塔高耸入云,塔身上雕刻着精美的佛像和经文。每当阳光照耀,佛塔金光闪闪,令人心生敬畏。
旁边还修建了一座佛寺,寺内香烟袅袅,钟声悠扬。村民们时常来此诵经礼佛,祈求平安。
为了弘扬文化,他们又建了一座文庙。文庙内供奉着孔子等先圣的塑像,四周的墙壁上绘着儒家经典的故事。这里成为了孩子们学习和领悟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
考虑到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专门为他们建造了一个舒适的居住场所。这个场所环境清幽,绿树成荫。房屋内部布置温馨,床铺柔软舒适。还有一个大大的庭院,老人们可以在这里晒太阳、聊天、下棋。
村庄的四周开垦了大片的农田,种上了各种农作物。田间阡陌纵横,灌溉设施完善,确保了丰收的希望。
在村庄的入口处,修建了一座漂亮的牌坊,上面刻着“感恩重生”四个大字,铭记着这段艰难而又充满希望的历程。
“风雨无情虐村庄,禅师林渊救援忙。
廿日艰辛重建设,家园焕彩美名扬。”
村庄的未来会是怎样一番繁荣景象呢?且听下回分解。
片尾诗:
大水退去建家园,庙宇学堂立眼前。
老有所依心安稳,幸福生活乐无边。
喜欢书生林渊进京赶考奇幻路请大家收藏:()书生林渊进京赶考奇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