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们回宫之后把荣国府的决定讲给太后娘娘听,太后娘娘十分的诧异,昨天李海回来学了史太君的话,她还有些不敢相信,主要是荣国府老太太原来的偏心太深人心,太后娘娘有些不敢相信如今老太太如同变了一个人似的的决定。
“二房私心太重,大房无为而治,但也从来没有亏待了二房,”蔡嬷嬷在旁边笑着解释:“老人家偏心不过也是想割长的补短的,如今发现不仅短的没有得到好处,长的还吃了大亏,她已经吃了教训,也不会一条道走到黑的。”
“不错,”太后点头,笑道:“幸亏哀家只有一个儿子,不然也不知道会不会给皇儿弄出许多事情来。”
宫里太厚娘娘对贾母的决定不过是一笑而过,荣国府里赵姨娘却差点没有急白了头。
她对女儿不能进宫十分的不满,然她又不敢去挑衅老太太的权威,更不敢去找大房婆媳的麻烦,连王氏那里她也不敢去“谏言”,她不傻,整个荣国府最不想探春出头的就是王氏了。
然她也知道,这次能不能进宫对探春意味着什么。
探春|心里其实也门清,然她知道这是老太太做的决定,她没有胆气和永气去与老太太要求什么,赵姨娘却不同,为母则强,她为了替女儿博这万一的可能,不惜去试一试,哪怕招得老太太厌弃也在所不惜。
贾环劝她:“姨娘不必去找老太太,大姐姐入宫让荣国府成了孤家寡人,三姐姐可再不能出这个风头了。”
赵姨娘也有自己的见解:“荣国府又不是没有女孩子入宫,你林姐姐和胡姐儿不也要去,老太太多带一个也不显眼。”
“林姐姐和胡姐姐是林家人,她们将来如何与荣国府有多大关系,可是三姐姐姓贾,怎么能相同?”贾环一点点的与她分析,他这几年读书长了许多见识,早知道荣国府为何荣,为何落,如果只把希望放在裙带上,要这些男儿们又有何用:“老师说我今年可以下场一试,等我考中了秀才,我再去试试进士,即便不成,三年后,三姐姐岁数也不大,到时候也不是不能找一个合适的亲事。”
“我也不贪心让你姐姐去进宫门,她脾气那么直,怎么可能去看人眼色?可是做妻也得看是什么人家,在荣国府住着好歹还有你二姐姐在前面,她不订婚你三姐就只能等着,可万一咱们搬了出去,你们的婚事可就完全是你爹和太太做主,他们怎么会为你姐姐好好挑人家?”赵姨娘犯愁,贾环她不担心,虽然有可能会娶一个歪瓜裂枣的儿媳妇进门,然不管媳妇相貌如何,只要不是个傻子就行,诚如王熙凤还是王氏的内侄女,不也为了丈夫与亲姑妈掰扯的干干净净。女儿却不同,嫁了出去是死是活都是人家的人,她本来就没有置啄的权利,一旦女儿被王氏和贾政胡乱许了人,一辈子就只能葬送了。虽然探春从小就知道与她保持距离,让赵姨娘有些寒心,但那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干看着女儿受苦遭罪,让她这做亲娘的于心何忍?
“也是,”贾环低头沉思,“姨娘闹一闹也好,只是要把握好分寸,只要让老太太把三姐姐的婚事揽下即可,不要太妄想其他。”探春和贾环如今的嫁妆和聘礼都算是大房包了,二房夫妻唯能掐住的就是他们姐弟的婚配问题,如果把探春的婚事解决掉,赵姨娘母子也没不用担心别的了。
赵姨娘于是就跪在了老太太院子里,也不说话,只哀哀的哭。
大冷天的这个样子,是人看了都不舒服。
探春此时也顾不得其他了,也出来与赵姨娘跪在一起,亲娘就是亲娘,为了女儿的前途利益,可以放弃她自己,她自己怎么不能为了自己与姨娘并肩战斗呢?
“叫她们进来吧。”老太太自然知道是为了什么事情,她也想知道探春和赵姨娘的心思。
也不知道是地上太凉,还是赵姨娘害怕,赵姨娘几乎被人搀扶着进了门,然后噗通跪倒在老太太面前直磕头,“老太太,”赵姨娘有些胆怯,她敢偷偷的给王氏下套儿,敢背地里搞邢氏和王熙凤的鬼,可从来没有在老太太这里做过手脚,她心里极为清楚,老太太是从孙媳妇做到老祖宗的人,容忍她也只是因为她没有冒犯到她不可容忍的地步而已。
探春也被搀扶着进来,跪在赵姨娘旁边,她向来瞧不起自己姨娘那种卑微又蛮横的样子,如今看到姨娘为了自己把头磕的都冒出青紫来,她忍不住哭道:“老太太,求您原谅了姨娘吧。”
“我想知道你们到底要什么?”老太太终于开口道,她知道这母女两个要做什么,只是好奇她们会做出什么选择而已。
“我,我,”探春也不知道,她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进宫,飞上枝头,可到底什么样的枝头算是个结果?
赵姨娘闻言却坚定的道。“奴婢只想求老太太揽下三姑娘的婚事,求老太太替三姑娘找一门亲事。”
老太太冷笑:“求我做主,倒也不是不行,只是我想知道你们是想要做妾入高门,还是嫁给贫寒子弟家当正妻?不然,到时候别说我刻薄了三丫头。”
“只要不当妾就行。”赵姨娘坚定的道:“妾是奴婢,只能做一辈子奴婢,可三姑娘是主子,奴婢不愿意她去奴婢。”
以探春的身份不做妾,那只能是配给小门小户的人家了,她好歹有些嫁妆,过日子还是不愁吃穿的。
“你呢?”老太太又问探春,赵姨娘自己想的那里算,也还要探春自己肯才行,探春一向心高气傲的主儿,是三春里面最不服输的人。
“我?”探春低头沉思了片刻,再抬起头来脸上便剩下了几分坚定:“我不做妾。”
“想好了?”老太太笑了笑,只问探春。
“想好了,”探春答,语气里又坚定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