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民国最牛的人是谁 > 第40章(第1页)

第40章(第1页)

二,袁世凯见到荣禄时,发现杨崇伊也在场。

原来杨崇伊在说服慈禧发动政变后,就受慈禧所托,来到天津告知心腹荣禄她又出山了,当然肯定还有一些其他的最高指示。

总之,荣禄早就知道了慈禧训政捉拿二康的消息,也知道了光绪给袁世凯升官的消息,但他都装作不知道,其目的不言自明,两个人根本不信光绪没给袁世凯安排什么任务。只可惜卫兵夹道还是暴露了气氛的不同寻常:对袁世凯很怀疑。

接下来,杨崇伊与荣禄演起了双簧,杨崇伊阴恻恻地说了太后训政的消息,荣禄则装作刚刚知道的样子。

袁世凯这时候心中惴惴不安了,毕竟光绪升他官的事情怎么解释呢?而且谭嗣同找他密谈,提出&ldo;围园劫后之谋&rdo;的事情会不会败露呢?败露了不仅要掉脑袋,还要连累家人……

袁世凯的内心陷入了极度的焦虑之中。

若是告密,谭嗣同等人必死;若是不告密,他袁世凯也只有死。

袁世凯毕竟是袁世凯,权衡之下,他选择了一条更安全的路:坦白从宽,死道友不死贫道,为了自己的性命,只好牺牲大家了。于是一股脑地全说了出来,跪求荣禄为他作主(袁知事不谐,乃大哭失声,长跪不起。跪求荣为作主)。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杨崇伊把袁世凯的密告带回了北京,慈禧知道了兵变围园的密谋,谭嗣同等人被捕。

第31节

121、

(7)真正的罪犯

再回过头来看当时的情况。

关于戊戌变法:

论天时,危机感笼罩之下,为民族谋出路,得人心,许多士大夫都支持变革,至少慈禧一开始并不反对变法,否则,一百天都不可能。

论地利,至少在湖南有陈宝箴那样坚定的维新派,在湖北,有主张&ldo;中学为体,西学为用&rdo;的张之洞,袁世凯和李鸿章也基本上支持变法,有这些人的表率,其他地方观望之中的疆吏,假以时日,也并非不能跟上来。

论人和,皇帝站在了变法的中心,还有一部分大臣,许许多多有科举功名的读书人都站到了这一边。

因此也不能说变法就注定会失败,之所以失败,就败在维新派自己手中。

首先是光绪自己的问题。

作为维新派领袖的光绪,他和变法骨干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竟然只见过一次面。

真搞不清光绪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于是,在一百零三天的变法中,就形成这样一种局面,所有的主意都由光绪皇帝做主。不过光绪的政治手腕还是太嫩了点,又严重缺乏执政经验,操之过急,没有规划,没有步骤,不懂妥协,时而独断专行,时而当断不断,旨意一天三变,恨不得几天之内就把几千年的积弊翻转。

结果从中央到地方都阳奉阴违,包括那些真想变法求强的官员都无所适从。

光绪有热血,有动力,很努力,可是缺乏历练,太没有经验了,如果有几位老成持重的能臣辅助的话,也许会好很多!

然后是康有为等维新派自己的问题。

先看看不怕流血牺牲的谭嗣同。这位仁兄在甲午战争马关议和时上奏说,我们将外蒙古、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割让给俄国,每平方公里五十两银子,加起来十亿两白银,两亿两给日本,剩下的变法(《谭嗣同全集-奏折》)。

就冲这个奏折,谭嗣同的政治智商就有问题。

康有为这几个人之中,官阶最高的也就是军机章京杨锐等四人(四品),康有为本人仅仅只是一个六品小官。而他们的对手则是掌握了帝国军队、政治话语权的顽固派。

双方力量对比不啻于螳臂当车!

遥想当年,名垂宇宙的文人领袖、北宋宰相王安石,在皇帝宋神宗的全力支持下进行变法,最后也是以失败而告终!此时彼时一对比,除了王安石名气更大、实力更强以外,康有为和王安石失败的原因都一样:这两位都是太固执且自负的人,太急于求成了。

瞧瞧康有为他们提出来的一些变法措施:

一、取消旗人特权,让其自谋生计。这一下子,数十万旗人算是被得罪了。

二、废除八股,令各书院一律改为学西学的学堂。这一下子,所有之前一直在学八股的文人们算是被得罪了。

三、裁汰冗员,撤销闲散重叠机构。这一下子,把大多数官员得罪了。

四、大规模裁减绿营兵。这一下子,算是把一批&ldo;军人&rdo;(这帮人本身也不配叫军人)给得罪了。

康有为他们提出的这些建议的确都对国家有利,但他太着急了。变法刚开始,他的这些建议就把读书人、&ldo;军人&rdo;、官员、清廷根底──旗人,全给得罪了。换句话说,除了坚定的维新派外,其他所有人都被得罪光了,这实在是没有任何政治智慧的表现。

变法应该是逐渐过渡的,新的房梁还没从木材厂拉过来呢,旧有的地基都被刨了,房子怎么盖?与伊藤博文等变法比起来,康有为等人就像孩子一样。

康有为实在是太急躁了,他想把保守派一棍子全灭了,想把几千年的积弊一下子革除了,导致害怕失去权力的慈禧太后突然翻脸,整个局面翻盘。

其实,任何自上而下的变法,在新势力没有绝对实力消灭旧势力的时候,一定不要鲁莽急进,而是要稳健渐进,避免得罪整个既得利益集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