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莴,是叫你和大家见见面,你玩去吧。”
小莴一转眼走进空气中不见了。
孙二娘好不容易才回过神来,问:“王二,她是从哪里来的?”其他人也好奇地看着他。
“说来话长,等以后有机会再相细说,来,接着喝酒。”
王二不愿多说。
他刚才也是有意让众人见见小莴,做个铺垫,因为他们要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
养丰:“《道德经》是什么?”
“《道德经》是解释世界的,分《道经》和《德经》上下两篇,《道经》讲的是修炼的原理,《德经》讲的做人的道理。”
“你能记下来吗?”
“当然,我读书过目不忘,何况我当年曾受益匪浅。”
“那有时间你记下来,我观摩观摩。”
……
第二天早,朝歌城市民发现,《小道消息》报头版显着位置刊发了一个署名芊芊的文章:《新任司长兼大理寺卿鞭刑记》。
女记者用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一个年轻,英俊,睿智不凡的形象。至于血淋淋的场面,她则寥寥几笔带过。
一时间,一向不温不火的《小道消息》报朝歌纸贵,不得不加印了两版。
于是,对报社王二的独家专访紧锣密鼓地排上了日程。
……
专访安排王二府邸的在葡萄架下。
芊芊:“我首先对在葡萄架下简单采访您表示歉意。”
王二:“葡萄架是个福地。以前有个武者再外面打架打输了,很不服气,有人问为什么,他说武艺是在他家葡萄架下学的,如果在葡萄架下打,对手早就挂了。”
“没想到王司长这么风趣。”芊芊捂嘴笑道。
“听说您来自一个科技星?”
“是的。”
“你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
“我的家乡夜里照明用电灯,亮如白昼,电是闪电的电,人造闪电。”
芊芊:“真让人心生向往。”
“嗯,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有负的一面。”
“我下面的问题比较尖锐,”芊芊笑道,“人们对鞭刑毁誉参半,有的人表示赞成,有的人表示绝不能接受,请问您用鞭刑的初衷是什么?”
“初衷?初衷就是打那些极其缺德的人,消灭在道德与法治之间灰色地带,使那些滑向犯罪边缘人们能够悬崖勒马。”
“这么说,你的出发点还是为这些人好了?”
“是的,要知道道德越下滑,矛盾越多,付出的治理成本越大,鞭刑就简单了,快刀斩乱麻,一鞭子了事。”
芊芊:“有的人说您搞得这么轰动就是为了出名,哗众取宠,”
王二:“任何事物都有负的一面,我是修真弟子,如同当初我在宗门做外门弟子,外门弟子半工半读,是要种地的,我现在的工作和种地没什么区别,都是一种修行,另外,我从不在意别人说什么。”
“那您是怎样看待做官的呢?”
“我的家乡有句话——别太把自己当人,别太不把别人当人,时刻牢记这两句话,就能做个好官。”
“这两句话听着还蛮有哲理的呢。”
“……”
苏文在外边听得差点没气冒烟,“这厮说谎都不用打草稿,张嘴就来,宗门种地不假,你种过一天地吗?说别把自己太当人,那在宗门大出风头,把女弟子撩得鸡飞狗跳的是谁?”
喜欢世界能几何请大家收藏:()世界能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