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令楚襄之嫡次子,楚槐知,年十七,样貌清俊,擅琴。”
“门下省给事中苏青然之嫡长孙,苏瑾,年十五,风姿初现,擅棋。”
翻到第三个人时,秦霭犹豫了一下,还是道:“兵部尚书顾咏琳之独子,顾初珩。”
——顾初珩?
熟悉又陌生的名字闯入耳中,韵皊眸光微微一闪。
其实,秦霭这三个人选,挑得都是极有技巧的。
尚书令相当于茯国最高级别的秘书,下辖二十四司,负责执行诏令。
门下省给事中,职能类似于御史台,但却拥有着御史所没有的实权,在朝堂中也算得上是说一不二。
兵部尚书掌军械、军令,看似权力范围有限,实则大有猫腻。
这一切,还要从四十年前说起。
那时,彤国屡犯茯国边境,已经卸甲归田的吴老将军领了皇命,重新挂帅出征,剑指彤都。
彤军节节败退,彤国国主不堪重压,主动上书请求纳贡。
茯国举国欢庆,将吴老将军奉为“战神”。
面对吴老将军的“功高震主”,先帝不仅未生忌惮,还赏万金、赐免死金牌。
甚至为吴老将军册了侯爵之位,封号“勇昌”,世袭罔替,掌一半虎符。
如此看重,盖因先帝与勇昌侯有同窗之谊,且一同上过战场。
——其中内情不与外人道,只知是过命的姐妹。
顾咏琳的正夫,正是勇昌侯府唯一的嫡子,自小便被两个姐姐娇宠着长大。
即便嫁为人夫,已近耄耋的勇昌侯依然隔三差五差人去顾府送些首饰、吃食。
若论政事权柄,尚书令举足若轻。得她相助者,必会如虎添翼。
再加上如今帝王对立储一事态度微妙……
按常人看,娶楚槐知似乎更划得来。
但韵皊不作他想,只思考着如何让求娶顾初珩显得更加顺理成章些,不至于引起秦霭的疑心。
毕竟,就算这人不是她的阿珩,与顾家联姻,在她眼里也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这三家分别代表三方势力——
决策、舆论、兵权。
对凰帝决策的影响,可以通过读心术来弥补。
至于舆论,大不了就让“云出皎”之名响彻整个茯国。
——读书人的笔杆子,百姓的唾沫星子。
实在不行,还有千千万万的闻家门客……
这样看下来,只有兵权,是目前最为匮乏的。
几息之间,韵皊便打定了主意,随即以秦蔼的未尽之言作为突破口。
【母皇怎么不说了?是有什么不妥吗?】
秦蔼犹豫了片刻,还是道:“顾初珩,年……十三。”
韵皊:?_??
才十三岁吗……
思及当下这具身体已经十八,她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丝罪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