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缺甲,这玩意私下收藏就是造反大罪,邢承恩好歹是武官,可以着甲。
至于下边的士兵们?谁管你!
有良心的上官给你搞搞纸甲,布甲,甚至木甲和藤甲也有,铁甲是别想了。
历史上盔甲还要风光几百年,制甲专家怎么重视都不过分。
高明匠师做的甲不但更精良,而且更轻便,更省料,制作效率也更高。
在以人马装甲水平衡量战力的古代,制甲专家乃是战略人才。
原先以为制甲大师不好找,谁知道制甲太贵,南宋军匠营的制甲师傅都成了快速班,有手艺做活讲究的反而不受待见,被蔡鹏弄过来一个。
当时见了之后,王进和老人家聊了很多实际情况,大师才根据情况选择制甲。
甲的样式太多全甲,半甲,布甲铁甲各种都有,邢承恩希望统一标准,这样好批量化生产。
临安南北作坊制作甲胄、刀枪、石炮、云梯、拍竿等,以甲胄为重。
大宋官造弓弩,主要由弓弩院承造,制作步骑弓、神臂弓、各种床弩、各种箭只。
唤作郭旗的制甲匠和王进讨论半天最后敲定了一种罩甲。
是一种铁、皮、棉层三者结合在一起的复合甲。
内衬以铁片,分而布局,并不浑然一体,铁片外置皮革,外罩棉芯厚布。
这样的甲就是罩甲,但是比一般罩甲多了一层皮革。
中外历史上最好的盔甲根本不是什么西方板甲(太笨重),也不是大名鼎鼎的唐代明光铠,而是鲜为人知的“罩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罩甲虽然是明朝发明,但却是被满清八旗发扬光大。
八旗军的棉甲,就属于罩甲。
罩甲(棉甲)对冷兵器和火器都有很好的防护。
而新甲在内衬和棉罩甲之间还多了一层皮甲,防护力要比棉甲更加出色。
虽然用的铁少了,但因为是三层复合甲,很科学的消减了锐器的攻击,不比现在用铁多的文山甲差。
文山甲打造铁片最耗时耗力,一两千片小铁片都需要打成山字形,不知要耗费多少功夫。
新甲不但用铁少了十多斤,而且铁片打成方片即可,这就省了大半功夫。
澎湖列岛现在炼钢技术成熟,直接倒模具里成型,铁匠都不用敲打费力了。
就是再加上做皮甲和棉甲的功夫,也还是比造文山甲快不少。
如果有裁缝和皮匠配合,足足能比文山甲快一倍以上。
内衬缝好,直接往里插入钢片,外面附上皮革,在外一层棉芯厚布罩甲,既方便也实用还好更换。
若是外甲破损的厉害直接取出钢片,领取新外甲,将旧甲的钢片重新插入新甲,这就是一副新罩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