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吗?”李禄在一旁小声嘀咕。夏夭做贼心虚,对着李禅干笑。
李禅一看,便什么都明白了。
“你呀你,永远都长不大……”
夏夭像个小孩一样,调皮地吐了吐舌头。
李禅:“我这次回来呢,带了一些绫罗绸缎,在你的厢房里,你过去看看喜不喜欢。”
夏夭一听眼睛放光,“绫罗绸缎?外公对我可真好!只要是外公送的我都喜欢!”
李禅笑答:“你这丫头,嘴巴真甜!快去看看合不合你意。”
夏夭:“我现在就去!”
李禅:“嗯。去吧!”
李禄看着夏夭高高兴兴地走了出去,知道李禅一定有话对自己说,便主动问道,“义父可是有话跟我说?”
李禅:“我听长弓说,离京前交给你的任务,你做得很好。济慈院办起来了,平州大半孤寡贫穷人家都有饭可吃,有衣可穿,有工可做。你可是帮义父解决了大难题!”
李禄:“义父过奖了,禄儿也只是略施绵薄之力,不足以称道。”
李禅:“你说说看,你是怎么协调开发平州荒地和救济灾民这两个难题的?”
李禄:“是,义父。我调查了一下,发现平州还有很多没有开发的贫瘠土地,导致有土地而无法耕作。后来我又发现土地上长了很多杂草,便想到以草灰为肥料,增加土地的肥沃程度。这样,土地本身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将这些田地分发给部分难民,让他们以工代赈。接下来是水源问题。平州地势较高,钻井取水的方法不可取,便只能采用风车送水,兴建小型的水利工程。这样一来,水源得到了解决,一部分难民便可以以工代赈。接下来是住所问题。平州虽荒芜,却在山腰处长有大量竹子。这种竹子韧性十足,适合用来建造房屋。如此一来,平州之地得到开发利用,又解决了难民的生存问题。”
“妙,实在是妙!”李禅对李禄赞不绝口。
李禄:“义父过奖了。能够为您排忧解难,为天下百姓效力,是禄儿的福气。”
李禅:“禄儿,你确实是个人才。日后多加历练,定能为朝廷争光。”
李禄:“是,禄儿定会加倍努力。”
李禅:“好。你去陪陪夏夭吧。看看什么时候能给我添一个孙子!哈哈哈……”
李禄:“是是,那禄儿先告辞了。”
李禅:“去吧!”
李禄先行离去,一旁的长弓上前道:“老爷,这李禄是个苗子,虽一心向善,但若稍加利用,也未尝不能助老爷成就大业啊!”
李禅摸着胡须,露出狡黠的笑。
“夏夭呢?我离开这个月,可有什么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