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点里开始变得泾渭分明,其他五个知青每天废寝忘食,只有梁茵一个人在旁边阴阳怪气。
她有时候觉得这些人根本考不上大学,不过白费力气,有时候看着他们聚精会神地讨论题目,心里头又像是油煎一样,好像自己已经被抛弃了。
就这么纠结着,五十天一晃而过,李家沟参加高考的刚好十个人,被县里派的车直接拉到了市里。
梁茵也去参加了,虽然她没怎么复习,也憧憬着万一自己走了狗屎运,随便考考就能上大学呢?到时候不需要家里帮忙就能回城,多风光啊!
当然了,这也就是白日做梦罢了,等到考完,其他人兴致勃勃开始对答案,猜测着谁会考上,或紧张或激动,就只有她好几门都交了白卷,压根不想跟其他人交流。
这一次高考虽然匆忙,全国各地却依然有近六百人参加,最后录取的人数,也将近三十万。
还没到过年,录取结果就出来了,赵山河再一次充当邮递员,亲自把李家沟的两份珍贵的录取通知书送了过来。
一份是魏知庭的,他考了全市第一名,被录取到京大的医学院。
另一份是谭静的,她刚刚过了录取分数线不远,考上了市里的师范学院。
得到消息的时候,魏知庭正站在田埂上发呆,高考过后的这一段时间,他每天都在紧张忐忑中度过,眼看着知青们都开始兴高采烈准备过年的物品,他的心里却始终惦记着考试的结果。
他在这里足足待了十年多了,实在是太想离开了。
就在这时候,赵山河骑着自行车,高举着一份录取通知书,如神兵天降一般,到了他面前。
魏知庭像梦游一样拿到了那份写着自己名字的通知书,看到封面上京大两个字,他的双手颤抖着,毫无形象地蹲在地上,眼泪扑簌簌流了满脸,又滴落到通知书上。
知青点里的其他人都被惊动了,呼啦啦赶出来,看到赵山河手上只剩下了一份通知书,有动作快的已经凑了过来,急急问道:“这一份是谁的?”
魏知庭闻言也擦干了眼泪,带着几分希冀地问:“是楚筠的吗?”
问完他就是一愣,后知后觉想起来,楚筠根本就没去参加高考。
赵山河摇了摇头,重新骑上了自行车,只淡淡道:“是谭静的。”
谭静?
如果不是去参加高考的时候见了一面,知青们几乎都要忘记这个女人,也曾经是他们中的一员。
其他人都没考上,免不了脸上带了几分失落之色,只有梁茵在旁边幸灾乐祸道:“我就说没那么容易考上吧,你看看你们,那么努力看书有什么用,不还是跟我一样?魏知庭是因为早就有人送书,做的准备比我们多,才会考上大学,说起来不就是作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