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莞抬手挡住刺目的阳光,望着檐下木匾,历经风吹日晒的牌子,边角朽落,漆墨褪色,上头的&ldo;师家医馆&rdo;四字亦不复原来的方正。
&ldo;这不是师家幺女新收的徒弟吗?是姓宁吧,你顶着太阳在外头发什么呆呢?&rdo;
身形微胖的妇人,笑眯眯地掀开盖在腕间竹编篮子上的藏蓝碎花儿掩布,拿出两个新鲜的春笋来,塞进宁莞怀里,说道:&ldo;正巧,这个拿去给你师父,晚上添个菜。&rdo;
她这般亲和熟稔,宁莞也不觉得奇怪。
她穿的是师翡翡的画像,和师翡翡自带师徒箭头,一过来就是她的徒弟,没有人会深究她是从哪儿来的,以前是干什么的,在这个时空,她只有&ldo;师翡翡的徒弟&rdo;这一个身份。
&ldo;宁姑娘?宁姑娘?&rdo;
宁莞回神,抱着春笋道谢。
妇人摆摆手,又闲话两句才回自家去,方走了几步,袖口叫人拉住,忙诧异回看,宁莞冲她笑笑,问道:&ldo;晒了会儿太阳,脑子都有点儿迷糊,敢问大娘,如今是哪一年来着。&rdo;
妇人答道:&ldo;安和二年。&rdo;
安和是大靖建国之初的年号,安和二年……该是元宗皇帝打下江山的第二个年头。
景安皇后年前才入主中宫,元宗皇帝则是忙于安定朝政,离他下旨广招秀女还有两三个年头,宫里暂时冷清平和,还不是后来妖魔乱舞,阴谋百出的时候。
而师翡翡也待在老家齐州,没有进京。
大概搞清楚时间,宁莞心下稍定。
走进医馆,院中紫薇树旁立着一个身穿灰白长裙,绾着小髻的女子,两弯细眉,凤眼狭长,沉静温和。
两手翻捡着簸箕里的药材,来来去去的,明明极是枯燥无趣的事情,她却低眉垂目不厌其烦,动作间万分细致。
这便是师翡翡了。
宁莞顿住脚步,犹豫片刻,恭敬地唤了一声,&ldo;师父?&rdo;
师翡翡闻声瞥了一眼,没作理会,继续翻捡手中的药材。
院中安寂非常,只树上雀鸟啁啾,她不出声儿,宁莞也不动,就静静站在那里。
又过了将近一刻钟,师翡翡才拍掉手上的药草碎屑,揉了揉发酸的肩胄,正式打量起自己昨日新收的小徒弟。
年轻姑娘抱着春笋安安静静地站在石几前,并未因她方才的冷淡而感到无措,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很是沉得住气。
师翡翡终是露出笑来,说道:&ldo;你倒是个好性子。&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