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业向来是个惜才的人
此前王建当了他半年的临时属下,无论是勇力还是韬略,李业都是欣赏的,除了性格有些泼皮,没有张归霸、葛从周那种严谨,其余本领,日后为一方将帅,绰绰有余。
但再惜才,也都有机会才行
如果王建愿意跟着自己混,他当然不吝啬官位,把对方当嫡系亲信一样培养,并非难事。
此时的王建本就还没有发迹,人生轨迹也被李业彻底改变。
但如果对方还是选择自立门户,李业虽不至于立马对人家下手,但从此以后,也就断了这个心思了。
可以说,这次专门来渭州一趟,很大程度,就是为了渭州东北边的原州王建。
众人皆知,朱玫之乱平后,泾原几乎就快变成了李业囊中之物,就连泾原节度使张钧,也是李业向朝廷所表,此前李业长子出生,对方还专门派人携重礼拜贺,几乎以下官礼自持。
如此一来,王建这个三面都和凉王势力接壤的原州刺史,若说不知道对方暗示,那是假的。
李业停在襄武县,就是想等对方主动前来拜谒
当然,他也做了两手准备,同时让符存审派陇右军两都人马,驻军于原州西侧的西瓦亭。
如果王建不识相,那便先出兵夺下周边几个重要关隘,保证秦渭腹地的安全才是。
原效节军拆分为四军以后,凉军每部的实力都不是很强,以至于都和都指挥使之间的兵马使一级,几乎都是空悬。
拢共二万二千人,效节军五都,五千;朔方军五都,四千;陇右军八都,七千;河西军六都,五千。
其中骑兵三都,三千五百骑,踏白都在河西,骁骑都在陇右,龙骧都归效节军。
不过既然划分好了地盘,只要框架搭好了,日后扩军倒也是方便。
按照李业的计划,等秋收完,户口统计也差不多后,就开始着手新一轮的征募,扩充实力。
就在李业和符存审,就在襄武县外,渭水源头之地,一处光复之后新设,用于聚集乡民的乡亭处,讨论今年扩军事宜之时。
终于有随行帐内府亲卫过来禀报
“大王,原州刺史王建前来拜谒!”
李业和符存审相视一眼,然后李业便嘱咐韦庄,就在这乡亭之侧,略备薄酒,他要亲自招待王建。
良久之后,便见一矮壮汉子,身着青色圆领官袍,看起来与其气质有些冲突,但依旧非常恭敬,对李业行礼。
“下官王建,拜见凉王!”
李业见状,也不急着请对方入座,而是先走到王建身前,稍稍打量,而后再亲手扶起,拍了拍王建肩膀笑道
“王将军还是穿甲胄顺眼!”
王建闻此言,觉得亲切,亦是挠头笑道
“让大王见笑了,我就说这鸟厮啥袍的,许都是那些个穷酸们喜欢显摆,我等武将,还不如整身弁服轻快呢!”
也不管李业身侧还有韦庄等文官,在旁尴尬
李业也不以见怪,伸手让对方入座
王建看起来大大咧咧,却也懂事,又赶忙向符存审行礼,现在符存审好歹也是国公一级的勋贵了。
“王刺史此来何为啊?”
落座之后,符存审举起斟满的酒杯,还没等李业开口,已经代为相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