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强担忧的神情让我心头一紧,我认真地阅读起那篇新闻。新闻中列举了不少智能农业项目因为成本高昂、技术门槛高,难以推广的例子。这的确是我们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
“佳佳,你说我们的项目会不会也遇到这样的问题?”陈强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安。
我握住他的手,坚定地说:“不会的,我们现在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而且我们的项目成本可控,更重要的是,我们有政府的支持!”
我的话并非盲目乐观。就在几天前,县里领导来我们农场考察,对我们的智慧农业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我们的项目模式创新,成效显着,值得在全县推广。
“我们决定对你们的项目进行扶持,希望你们能够再接再厉,将这项技术推广到更多地区,带领更多农民朋友增收致富!”县长的话语犹在耳畔。
政府的支持无疑给我们打了一剂强心针。我们更加坚定了推广智慧农业的决心。
我和陈强连夜召集了团队成员开会,大家兴奋地讨论着未来的计划。我们决定成立专门的推广团队,由吴技术员负责技术培训和指导,周叔负责与农民沟通交流。
“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卖设备,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农民朋友们如何使用这些设备,如何利用智能化手段提高生产效率。”我对团队成员强调道。
为了制定更切实可行的推广计划,我们还特意邀请了农业信息化专家郑教授为我们做指导。郑教授听取了我们的汇报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建议我们先在周边地区选择几个条件成熟的村庄开展试点项目,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你们要相信,智慧农业是未来发展趋势,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成功!”郑教授鼓励道。
有了政府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我们开始着手联系周边地区的村委会,介绍我们的项目,并邀请他们来我们农场参观学习。
“陈强,你说我们这次能成功吗?”出发去第一个试点村的路上,我侧过头问他。
陈强握着方向盘,目光坚定地看着前方:“放心吧,佳佳,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车子驶入村口,远远地,我看到一群人站在路边,他们的脸上……
车子驶入村口,远远地,我看到一群人站在路边,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好奇和疑惑。我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要自信,我们带着先进的技术和真诚的帮助而来,一定会得到他们的认可!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远远超出我的预料。
“什么智慧农业?我们祖祖辈辈种地,靠的就是经验,用不着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一位老农摆摆手,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排斥。
“就是,那些机器设备那么贵,我们哪用得起?万一坏了怎么办?”另一位村民也跟着附和道。
面对村民们的质疑,我耐心地解释道:“智慧农业不是要取代传统的农业经验,而是要将科技手段与传统经验相结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然而,我的解释并没有打消他们的顾虑,反而引发了更多的质疑声。有些人担心新技术会影响他们的生计,有些人则担心自己无法掌握这些新技术。
看到这一幕,陈强也有些着急,他试图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但效果甚微。我意识到,仅凭我们自己的力量很难说服这些固守传统的农民。
这时,郑教授站了出来,他用温和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为村民们解读了国家鼓励发展智慧农业的相关政策,并结合实际案例,生动地讲述了智慧农业带来的好处。
“智慧农业不是要淘汰谁,而是要让更多人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郑教授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都是种地的能手,只要愿意学习新技术,一定能够成为智慧农业的先锋!”
郑教授的话语如同一缕春风,吹散了村民们心中的疑虑。他们开始认真地听我们讲解,询问一些具体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