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来说他抱紧杨彪的大腿,说不定成就会比现在还高,可他偏偏自视甚高,不愿去跟那些武人打交道,反而和荀彧等青年一派热络的很。
这会儿周围百官的议论声不小。
对荀彧颇有微词。
天天说天子回来了,结果等了这么多天连个影子都没遇见,
今日又等到了日上三竿,有人忍不住,哼道:
“纯粹瞎搞,如果没有确切的消息,怎么能让人在此空等?”
“就是啊,等天子回来了,我必参他一本。”
“简直不像话。”
议论声越来越多,而且毫不避讳。
荀彧依旧泰然自若的站在那。
除他以外,与其他人松松垮垮的站姿不同,杨修将自己收拾的极为得当,比前几日还要认真的陪荀彧站着。
对此荀彧颇为好奇。
“德祖为何今日这般重视?”
“尚书令不是说今日天子会还都吗?”
荀彧讶然的看着他,“可前几日我也是这般说的。”
杨修勾唇,自信的说道:
“事不过三,更何况……”
他意味深长的望了一眼不远处的两个相互搀扶的老头,“尚书令连他们都通知了,我料定今日天子必归。”
荀彧微微一笑,杨修倒是聪明。
听荀攸说,此子的聪明程度,不亚于宫中的司马懿。
只不过一个在明一个在暗。
是真是假日后或许能见分晓。
思考间,原本嘈杂的百官突然安静下来。
有人高呼道:“是羽林军!天子回来了!”
众人止住话茬望向远方,果然见到排头的羽林军正策马开路。
荀彧身体骤然紧绷,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前方。
太师王允原本陪着一众老臣说着荀彧的坏话,此刻全都亮了眼睛。
天子不在的时候,他们感觉自己的利益受到极大的侵害,现在终于有人回来为他们主持公道。
刘辩坐在车驾内,掀开帘子一看。
他已经知道百官和百姓都在迎接的事。
他并不打算下去,下令道:“告诉百官,朕一路困乏,要先回宫。”
回宫里再单独召见自己想见的人。
王允那些老头,先晾一晾再说。